出自元末明初刘基的《淡黄柳.台城秋夜》
拼音和注音
jiāng chéng yè jì , hé chù chuī qiāng d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羌笛:乐器名。古时流行于塞外的一种笛子,长约四十余公分,最初为四音孔,后改为五音孔,可独奏或伴奏。因源出于少数民族羌族中,故称为羌笛。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原诗
江城夜寂,何处吹羌笛。
城上月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一片琅玕下空碧。
倦游客,乡关暮云隔。
谩回首,盼归翼,想柴门、流水依然在。
白发参军,青衫司马,休向天涯泪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