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五首

赵州狗子无佛性,石牛不怕师子吼。
午夜云腾浪接天,海门一阵狂风扫。
茫茫大地参玄人,眼裹无筋一世贫。
掣电机关何处讨,头角峥嵘出荒草。

作品评述

《颂古四十五首》是宋代释慧远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牛不怕师子吼,
赵州狗子无佛性。
午夜云腾浪接天,
海门一阵狂风扫。
茫茫大地参玄人,
眼裹无筋一世贫。
掣电机关何处讨,
头角峥嵘出荒草。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者和英雄的赞颂,同时反思了自己的无知和贫困。

诗中的"石牛"和"师子吼"象征了古代智者的威严和智慧,而"赵州狗子"则代表了作者自己,暗示了作者的佛性未开,欠缺智慧。

接着,诗中描绘了一个午夜场景,云腾浪接天,狂风扫过海门。这种豪迈的景象表达了古代智者的胸怀和气魄,与作者的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茫茫大地参玄人,眼裹无筋一世贫"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知和贫穷的感叹。"茫茫大地参玄人"指的是广大的世人,他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常常无所得,而"眼裹无筋一世贫"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贫困和无力。

最后两句"掣电机关何处讨,头角峥嵘出荒草"表达了作者的渴望和呼唤。"掣电机关"指的是智慧和机智,作者在思考如何获得智慧的同时,也在期待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走出贫困的环境,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智者和自身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成功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身的无知和困境。这种反思和渴望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思想性和情感的张力。

诗词推荐

山顶东西寺,江中旦暮潮。归心不可到,松路在青霄。

□□宽裁领,蓬头乱插花。相呼挈牲酒,再拜祷桑麻。

相人何似相山难,惭媿渠侬眼不寒。木末凉风无半点,如何又欲跨归鞍。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尽雪专为我辈寒,故人亦肯记袁安。麒麟红作千金真,鹦鹉绿随双玉乾。贷米不烦临古帖,敲门未敢兀吟鞍。明朝第一番花信,也办琼丝翠缕盘。

草色斑斑春雨晴,利仁坊北面西行。踟蹰立马缘何事,认得张家歌吹声。

弄日娇云未肯收,暂凭堤柳击行舟。数声杜宇碧山远,几片落花春水流。强借酒兵销别恨,却因诗债起新愁。嗟予已竖降旗久,寄语将军好罢休。

学佛俄经二十年,于今地上拥青莲。我来愿结三生友,共看当时手指天。

竺乾窃虱屠龙伎,袖隐神锋入南海。暨见真龙元不识,九年面壁好羞惭。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田郎具眼人,会遣披云啸。翱也未绝参,俨公初不笑。聊须论翰墨,宁数金粟妙。全体已见前,大是顶门窃。

为政当知政所先,政先孰愈祀先贤。可怜颜范祠堂下,草蔓不锄阶甃穿。

半浓半淡四山景,快雨快晴三月雷。桥影不随流水去,渔歌偏带夕阳来。

几度兰房听禁漏。臂上残妆,印得香盈袖。酒力融融香汗透。春娇入眼横波溜。不见些时眉已皱。水阔山遥,乍向分飞後。大抵有情须感旧。肌肤拼为伊销瘦。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杏村桃坞春三月,少有人家不出游。一顾虽无倾国色,千金肯为使君留。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仲氏昔尝司宥密,长公元已转洪钧。紫微岂久承流地,黄合终须报主身。

三辅风烟傍紫清,征书十道及躬耕。起家杜曲新京兆,入对齐川旧伏生。箧里残荷留野服,马头斜月引征程。太常不忘玄都观,重问繁桃醉玉笙。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