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风雨图

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
我欲哦诗慰寥寂,蓑笠敲门步绿苔。

作品评述

《破窗风雨图》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赵俶。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窗读书过夜半,
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
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
此时蝶梦付衔杯。
我欲哦诗慰寥寂,
蓑笠敲门步绿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客窗夜读为背景,描绘了风雨将至的景象。诗人赵俶通过描写茅屋的身影融入自然,将读书的场景与外界的风雨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寂静与动荡的对比。

诗的开头,“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表达了诗人在夜半时分静心读书时,察觉到江上的长风预示着雨水的到来。诗人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景象,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相互关联,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雨带来的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茅屋与自然的融合。茅屋的身影与树叶的飘落相互呼应,竹床似乎在对灯花的明亮笑语作出回应。这种景象传达了一种平和与喜悦的情绪,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描绘了一个凌晨的场景。清晨的鸡鸣声似乎启发了某个人的舞蹈,而此时的蝴蝶似乎在美梦中酣畅淋漓。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无论是鸡鸣还是蝶梦,都是生命的一种自然表现,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后两句,“我欲哦诗慰寥寂,蓑笠敲门步绿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渴望,希望通过写诗来慰藉内心的寂寥。蓑笠敲门步绿苔的描写,凸显了诗人生活的朴素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客窗读书的场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示了诗人独立而宁静的心境。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以及对风雨、茅屋、竹床等元素的细腻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寂寥。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伤君远行迈,白日何凄其。微阳漏林光,稍稍照人衣。天高鸟垂翼,风紧花落枝。荒台俯流水,万里长相思。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有客过东鲁。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又飞过、二姑门户。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风雨庙,乌江羽。蛾眉牛渚皆如故。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流恨下、秦淮商女。多景楼头吟北固

江外三千里,人间十八年。此行谁复见,一鹤上辽天。

晚来清跸驻旌麾,月色分明彻四围。对景已欣群动息,仰天还觉众星稀。如今路入中原去,看即春从上苑归。况是升平时节近,一尊相属且忘机。

中央自有仙风度。散入千林去。万点秋芳洒飞露。舜裳赭色,尧眉黄彩,化作花无数。层层翠葆鸾旗舞。吹下天香遍瑶宇。万岁千秋奉明主。柱华月苑,蕊珠宝殿,长听黄金缕。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安宅旷弗居,浪自分彼己。傥由恕门归,天下一人耳。

稚老丁宁劝复回,烟霾秋静九关开。定知青琐黄扉去,那得朱旛皂盖来。

壮志只便鞍马上,客梦长到江淮间。谁能辛苦运河里,夜与商人争往还。

信以实诸言,於外无妄宣。要须循尔物,何可背其然。

此别不可道,此心当报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令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明朝莫回望,青草马行迟。

每岁逢生日,予心喜复悲。新年六十六,能得几多时。

泠泠涧底泉,破碎山根翠。似欲留佳客,曲折二十四。我行无定止,蜡屐信所诣。偶来倏舍去,乘兴聊复尔。

位嫌旁见逼,权忌暗相侵。李下无留迹,松间可寄音。不平风吊古,无赖雨伤今。尽数归君律,随机写此心。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疾风卷落叶,六月秋欲变。云生涧底松,雷走岩下电。雨花如芬丝,熟视乃不见。借令军轴飞,未救龟兆偏。常旸起民瘼,吻噪不得咽。寄言行空龙,若药须瞑眩。

支筇石壁听溪声,却看云山万叠新。总是诗情吟不彻,一时分付与吾人。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