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排保甲陈祐甫

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従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作品评述

《送排保甲陈祐甫》是宋代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长在西南,
对齐鲁的学问充满向往。
曾在东方各诸侯之间辗转,
结交了济南府的朋友。
有人说到了官舍,
旱气会裂开大地。
饥荒困扰着谷仓,
抢夺声惊动了战鼓。
我思念着那个充满礼义的国家,
忧虑使人流亡聚集。
正是在这个时候,
你来了,你是国家最辛勤的人。
你奔驰在黄尘之中,
劝告那些在田野劳作的父老。
默默地数着无数的家庭,
一个接一个地结成什伍。
政令要按时及期实行,
田地和村落要得到保护。
回去的车子突然说到西方,
我和你一起劳累,我们说些什么呢?

诗意:
《送排保甲陈祐甫》是苏辙送别陈祐甫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西南地区出生,对齐鲁地区的学问充满向往。他曾在东方各地的诸侯之间往来,结交了济南府的朋友。诗中提到了官舍、旱气、饥馑和剽夺等问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困苦。作者思念着充满礼义的国家,忧虑使人流亡聚集。然而,在这个时候,陈祐甫作为国家的仕宦,奋发图强,勤勉不辍,为国家做出了辛勤的贡献。最后,诗人表示与陈祐甫一同劳累,但不禁思索归乘之际的心情。

赏析:
苏辙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齐鲁学问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忧虑。他通过描绘旱气、饥馑等社会问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困苦和动荡。同时,诗中塑造了陈祐甫这样一位勤勉辛勤的仕宦形象,强调了他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和努力。整首诗以对比手法,突出了陈祐甫的辛勤与众人的困苦,以及诗人自己与陈祐甫的不同处境。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陈祐甫的赞美和敬佩,也在思考自己作为文人的责任和处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才情横溢的艺术风采。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牡丹比得谁颜色。似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鼙鼓边风急。人在沈香亭北。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若教解语倾人国。一个西施也得。

迅步如何却放迟,贪看船子下滩奇。身贫也守垂堂戒,自觉看高命未知。

歌呼宛转连渔市,灯火青荧拥郡楼。

初过一百五,园林正好看。梨花未全秃,梅子可带酸。近世烟初禁,何人食肯寒。东风犹作恶,谁念客衣单。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倩人医病树,看仆补衡茅。散发还同阮,无心敢慕巢。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日好林间坐,烟萝近欲交。倭僧留海纸,山匠制云床。懒外应无敌,贫中直是王。池平鸥思喜,花尽

身闲无事称高情,已有人间章句名。求得鹤来教翦翅,望仙台下亦将行。

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穷。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千峰罗雉堞,万仞耸屏风。飞鹤来清窦,刳鱼挂古桐。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势彻河壖远,形差岳镇雄。仙闾邻峻极,日观伴穹崇。邃洞连蓬岛,重峦凿梵宫。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笼。献寿嵩衡竝,分茅海岱同。艮方标出震,午位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冷官宜静坐,借屋近荒村。无酒可延客,未昏先闭门。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满目凄凉者,相逢不必言。

银蟾光满,弄余辉、冷浸江梅无力。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今夜翠葆堂深,梦回风定,因月才相识。先自离愁,那更被、晓角残更催逼。曙色将分,轻阴移尽,过眼难寻觅。江南图上,画工应为描得。

客裹偶相逢,襟怀亦偶同。对梅吟夜月,新柳间春风。子勿言浮梗,余方笑转蓬。归程经雁荡,得句附邮筒。

西山有尊者,秀出于稻麻。遍参居第一,诸佛素所嗟。锡声来赤县,被祴垂青霞。流出一切妙,普见大千沙。我法果无在,昧者兹有涯。是凡方是圣,归正即归邪。妄怀万缘息,举意千里差。有客谢病免,清辞春月赊。静眠金粟室,厌坐马融纱。观化哂罨勒,自呼嗤镆铘。瞻言世外友,相期

别无穴隙可鑽窥,常恐冥行践骇机。恰则赐环烦内引,俄然只履已西归。都忘紫禁烟花绕,绝喜青山笋蕨肥。应被水村翁冷笑,争墩未了又争矶。

客路三千里,西风两鬓尘。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穷居不择交,贤否那复辨。似人辄已喜,况复曾半面。相见且寒温,不问风雨变。晚来无与游,澄江喜如练。携筇信步行,屈曲随山转。数日雨不止,冲波颓激箭。旧雨已不来。今雨谁复见。瓮头香满屋,吾计今已办。岂复思故乡,无事且强饭。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王郎索饭黄扉里,郑州相公呼不起。六街鬼魅夜攫人,公门白日成官市。纷纷逐客不足嗟,河东司马文章家。江湖浪客河间妇,世事荣枯一翻手。诗翁莫赋永贞年,后来何代无此贤。

蜂迷蜜瓮术丝香,蚁泛花甆碧玉浆。县僻人稀寒日晚,古松樛翠出危墙。

寒斋兀兀味残书,一上崔嵬计未疏。下界喧卑离市井,平皋洒落见樵渔。断鸿淮汉三江外,古树隋唐五代余。忽忆浮溪偃王句,顾瞻遗庙意踌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