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作品评述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乘船归去,成都何在,
万里江沱汉漾。
与君各赋一篇诗,
留织女、鸳鸯机上。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
须信吾侪天放。
人生何处不儿嬉,
看乞巧、朱楼彩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七夕节为背景,描述了苏轼乘船离开成都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将离开成都,成为千里之外的游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江沱和汉漾指涉长江和汉水,表达了苏轼离开故乡的远行之意。

诗人与友人各自写下一篇诗,留给织女和牵牛,希望通过文字传达思念之情。织女和牵牛是中国传说中的一对相爱的神仙,七夕节是他们相会的日子,因此诗人希望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希望将自己的旧曲重新演唱,以新的音韵重新创作。这里的“吾侪天放”意味着释放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展示出苏轼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生无处不可寻找乐趣。乞巧和朱楼彩舫都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乞巧是指女子在这一天祈求智巧和巧手的仪式,朱楼彩舫则指的是七夕晚会上华丽的楼阁和彩船。这里诗人以此来表达人生中各种欢乐和喜悦的场景。

整首诗词以七夕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思念以及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展示了苏轼的感情和情趣。同时,通过对七夕习俗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生中各种欢乐和美好的一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朝草百幅笺,暮草千函书。贵人肯首耳,一言蹑云衢。但见人因子,不见子亦如。梁间啸者谁,知是鬼揶揄。

鹊桥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鹊桥

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贤愚在相远,业玕映业荻。多谢张南巢,诗筒肯予觅。琅琅若明珠,其来自灵壁。僧房聊解鞍,当暑得偃息。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

鹊桥

先樯之功,神实称首。以耜以末,俶载南亩。列籍皇坟,亿世是守。何以守报,爰洁兹酒。

鹊桥

睥睨沧溟上,登临兴若何。烟笼关树远,雁带领云过。柔橹鸣春溆,繁花照晚波。双江无限思,只是夕阳多。

鹊桥

初移古寺正南方,静是浮山远是庄。人定犹行背街鼓,月高还去打僧房。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闲出天门醉骑马,可怜蓬阁秘书郎。

鹊桥

崎岖荆门山,丛起为东隘。阳冈盘气势,阴窦融液脉。源濯云根移,流喷石罅拆。呀呀两岸间,平涧才数席。环岸贮清泚,古镜照秋色。恬风不生纹,至底无隐物。澄辉泛岚翠,净影溶天碧。潜花深冏冏,荫树高崒崒。清光照毛发,爽气洒肌骨。如入冰壶中,亭宇何鲜饰。瓶罂日往来,举汲

鹊桥

药裹白头翁,孜孜离乱中。道从前日证,愁与昔年空。食足思同饱,时危耻自容。愿将经济策,上疏大明宫。

鹊桥

天下才无几,夫君独患多。高文粲列宿,英辩泻长河。荣宦成朝梦,浮生度尺波。旧僚空执酒,相与泪滂沱。

鹊桥

诛茅自结林中屋,林密先删百竿竹。南山献状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谁知江海蔡中郎,岁晚栖栖泊岭阳。未有净名方丈室,小斋聊寄锦江航。劝君须学逃名隐,题揭徒然绚黛粉。诸看郑圃四十年,妙在不知而不愠。我今亦住茅竹间,身世浑如系缆船。空间之中何所有,圣门勋业浩无边。

鹊桥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

鹊桥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鹊桥

一几善恶未分时,善本无为莫伪为。暗室休言人不见,此心才动鬼神知。

鹊桥

新诗读罢意茫然,骨肉情深宛眼前。无复扶风豪士赋,难赓江左大哀篇。田横岛上人如梦,豫让桥边泪似泉。尚有椎秦遗恨在,闻鸡起舞亦因缘。

鹊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励时。适道全由就师学,出尘须是禀天资。好贤只恐知人晚,乐善惟忧见事迟。多谢友朋常见教,尧夫非是爱吟诗。

鹊桥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直下早逾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鹊桥

天下庐山第一奇,西风楚楚送行时。晦庵白鹿书犹在,非是游山只爱诗。

鹊桥

周汉而还垂玺印,儒学摹辑转相竞。颇阙元明迄当代,失宝遗珠亦其病。成哲亲王雅嗜古,列诒晋齐最称盛。保延数叶遘崩坼,渐易盐米辱题评。居士声名老画师,目睹散落泪欲迸。购收抉取增未备,绝艺奇能迭辉映。文何家法沿革存,天壤流传此后劲。论世应怜别怀抱,摩挲孤躅百灵盟。

鹊桥

官曹簿领无时空,一春蹙蹙尘埃中。溪南十里岩谷好,俗驾屡整无由穷。前时相邀雨断道,今时不雨天亦风。乃知书生不解事,每以悭涩勤天公。兴来邂逅始一往,盯与纵辔随飞鸿。野棠阗子梅杏老,密叶尚带残花红。峥嵘屋宇吁可怪,无乃开辟烦丰隆。却寻危径山巉绝,俯仰旷野迷西东。

鹊桥

捧日高宣事,东京四姓侯。军中闻俎豆,庙胜脱兜鍪。烧烛海棠夜,香衣药市秋。君平识行李,河汉接天流。

鹊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