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
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
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诗带薪。
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作品评述

《花朝》是杨公远的宋代诗作。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化的思考,以花朝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诗意:
《花朝》以花朝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然而,作者却指出了雨雪阴霾的存在,暗示了一种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接着,作者通过物态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即使自然界的事物在春天中开始复苏,但它们仍然受到寒冷的限制和束缚,与此类似,人的一生也常常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最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岁月,感慨万千,揭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痛感和对人生沉思的深刻。

赏析:
《花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花朝的景象,而后通过对物态和人生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富有意象的描写手法,如“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诗带薪”,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使诗意更加深刻。通过回忆过去,诗人展现了一种对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感慨,这种感慨在整首诗中逐渐升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深沉思考。

《花朝》通过对花朝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生的起伏,都在诗中得到了表达。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对生活有所启发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开门见山如见君,渡湖相问不相闻。篱边野水淡秋色,屋上老乌啼夕曛。邻人为说携家去,更入青山最深处。溪寒路狭难独行,短棹空维乌桕树。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或水或陆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云渡琐窗金榜湿,月移珠箔水精寒。九天星象帘前见,六代城池直下观。唯有上层人未到,金乌飞过拂阑干。

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睡余谁遣夕阳斜。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未须锦瑟怨年华。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峰秀因拳石,溪清见发鱼。毫厘辨乔梓,咫尺有匡庐。

忆昔西来,春已暮、余寒犹力。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迫。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於时部使者一二人,修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已千。昔与燕俱来,今见北雁还。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风水相喷薄,归期渺无端。空令秋夜梦,反覆如循环。

已看三白兆年丰,更喜春来雨泽通。从昔楚邦农事早,好将人力副天工。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母慈怀远音,积雨人未复。朝来鸟鹊喜,门外书一幅。小邦王事繁,夜食忘归沐。何处望飞凫,山中酒初熟。

痴牛E66D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不见古君子,因循又隔秋。浮生多自掷,好事更谁留。碧巘高沉月,寒云静锁楼。宗雷何处是,白鸟下汀洲。

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见《画苑》,郭熙取作画意)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咏道旁亭子)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蒲萄架》)

搏击路终迷,南园且灌畦。敢言逃俗态,自是乐幽栖。叶长春松阔,科圆早薤齐。雨沾虚槛冷,雪压远山低。竹好还成径,桃夭亦有蹊。小窗奔野马,闲瓮养醯鸡。水石心逾切,烟霄分已暌。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泽国潮平岸,江村柳覆堤。到头乘兴是,谁手好提携。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厚墐违严风,密袂御凛霜。陶然茅檐下,一笑生春阳。

治任犹近旦中觿,旅次今移日至圭。恶况味逢佳节序,懒情怀怯好诗题。向来守黑元知白,几辈平东复镇西。定是仇仙知此意。卜邻端欲共花溪。

一时议论动诸公,有诏西来玉节东。又见清朝更大化,好趋丹陛奏孤忠。片云不隔梅花月,一雪翻成柳絮风。把酒莫辞今夕醉,明朝车马去匆匆。

天星堕地化为石,老佛占作青莲宫。东来海若献秋水,琼以碧波千万重。云根直下数百丈,时吐光焰惊鱼龙。凤凰群飞拥其后,对面庐阜之诸峰。阴晴风雨多态度,日日举目看不同。高髯能诗复能画,自说此景难形容。且好收拾藏胸中,养成笔力可扛鼎,然后一发妙夺造化功。高髯高髯须貌

银袍健笔落云烟,入眼高文墨尚鲜。隐隐蚕声桑叶下,看看鹄立棘图前。空阶夜响催诗雨,平地雷轰造榜天。试问西湖好风景,何如华屋艳神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