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作品评述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是杜甫的一首诗,描绘了观赏李固请司马弟所画山水图的情景。这幅画所呈现的景象让杜甫触发了深深的思考和回忆。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
低矮的屋舍,摆放着竹制的床和火炉。
寒天留远客,碧海挂新图。
寒冷的天气迎来了远方的客人,宛如碧海上挂着的新画。
虽对连山好,贪看绝岛孤。
虽然面对着山山水水很美,但却更贪恋那个孤立的岛屿。
群仙不愁思,冉冉下蓬壶。
仙界的众多仙子们并不担忧思念之情,宛如缓缓下降到了人间的蓬蒿之中。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方庑的围墙紧紧围住了水景,而天台上则常常有云雾缭绕。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这世间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画作,但杜甫却感到年老之后再也不能亲身去领略了。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范蠡的船只显得有点狭小,而王乔的仙鹤则与众不同。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这一生随着万物的流转,又该如何走出尘世的苦气呢?
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
大浪激荡着,仿佛要把屋子淹没,崖壁似乎也想要压垮床铺。
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野地拱起的小桥分割得很细,沙滩绕着微弱的光芒。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红色的珊瑚沉浸不久就会凋谢,而青薜荔则长势旺盛。
浮查并坐得,仙老暂相将。
浮图上的人物并坐一起,仿佛仙者们暂时同聚一堂。

这首诗以观赏画作为题材,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比喻,体现了杜甫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感慨。他通过描绘画作中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理解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诗中不仅有杜甫对于画作中景色的赏析,还通过比拟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于人生境遇和追求的思考。整首诗以“山水图”为线索,通过描绘画作中的景色和其中蕴含的意味,既展现了杜甫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赞叹,又体现了他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寒雁声回,园林色变,暮秋别是风光。练波横地,锦树映天长。过雨云山磊落,迎霜茂、金菊芬芳。佳辰会,千门万户,欢笑庆重阳。嘉祥。谁得遇,吾门四友,极味先尝。乃频沾清露,时倒霞浆。饮罢醍醐灌顶,归来后、月满虚堂。无愁思,陶陶快乐,酩酊入仙乡。

翠凝仙艳非凡有,窈窕年华方十九。鬓如云,腰似柳,妙对绮弦歌醁酒醉瑶台,携玉手,共燕此宵相偶。魂断晚窗分首,泪沾金缕袖。

芙蓉双阙散晨褷,遥忆仙郎寓直归。风度莺声过御苑,青分柳色上朝衣。开帘清署文流集,点笔闲窗春鸟啼。为念故人频问讯,析津南望有鸿飞。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时屡推毂,狶膏那解转方轮。

二十年中一度逢,百年能见几回重。幽人乐事无由并,且醉良辰玛瑙钟。

长安市上醉如泥,旁若无人且赋诗。谁识隐然为计国,沈香亭畔脱鞾时。

曾城上岧峣,楼观切星辰。其下视九州,我行屡秋春。道逢兮美人,遗我芳兰荪。兰荪不可佩,饮水代朝餐。仰看双飞燕,起势何翩翩。颜渊称贤者,乐在箪瓢间。美人舍我去,此去何时还。怞怞思徒抽,恻恻声孰闻。

秋山清若水,吟客静于僧。小径通商岭,高窗见杜陵。云霞朝入镜,猿鸟夜窥灯。许作前峰侣,终来寄上层。

日常行,游四海。每日街前,闹处为乞丐。口口相违化不回。暗损精神,只为凡情昧。苦劝君,生死大。颇奈顽愚,作业贪心煞。不肯修真犯天戒。堕落*都,受苦无年代。

雪瓴待伴半阴晴,竟日檐冰溜雨声。九陌泥乾尘未动,南山石露塔犹明。稍闻吉语占农事,便觉归心胜宦情。想得秫田来岁好,瓦盆加酿灌愁城。

妄缘扰扰知萦己。

风云嘉会,有英杰瑞时,来符平泰。子建才华,平阳勋业,流庆至今犹在。闾史卿来曾记,骨相堂堂庞艾。少年日,已心包云泽,名高嵩岱。超迈人尽道,今代吏师,小试犹淹大。两路登车,三州出牧,游刃了无凝碍。便合进推荷橐,迤逦参陪天縡。愿从此,奉明君真相,优游千载。

嘉景,向少年彼此,争不雨沾云惹。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金丝帐暖银屏亚。并粲枕、轻偎轻倚,绿娇红姹。算一笑,百琲明珠非价。闲暇。每只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从来娇多猜讶。更对翦香云,须要深心同写。爱揾了双眉,索人重画。忍孤艳冶。断

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余。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诓尝游魏冉。那时说范睢。池水朝含墨。流萤夜聚书。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徒劳官职在天涯,一望家园一泪垂。不是虎丘多胜概,拂衣归去已多时。

单骑堂堂诣虏营,古今祸富了如陈。北方相顾称男子,似谓江南尚有人。

马行谙旧路,鸡唱认层巅。洞口有桃处,江村欲雪天。薰炉香琬刻,洗杓汲灵泉。我爱长留此,山深日似年。

薰风微动,方樱桃弄色,萱草成窠。翠帏敞轻罗。试冰簟初展,几尺湘波。疏帘广厦,寄潇洒、一枕南柯。引多少、梦中归绪,洞庭雨棹烟蓑。惊回处,闲昼永,但时时,燕雏莺友相过。正绿影婆娑。况庭有幽花,池有新荷。青梅煮酒,幸随分、赢得高歌。功名事、到头终在,岁华忍负清和

秋风山馆客,移席近灯前。共语忽深夜,相看非少年。斗垂天末树,鳞出雨余天。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