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

白发疏疏青道衣,苦吟应有鬼神知。
篇章但可陶情性,羞杀唐人自献诗。

作品评述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是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作者在渔村的生活景致和内心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疏疏青道衣,
苦吟应有鬼神知。
篇章但可陶情性,
羞杀唐人自献诗。

译文:
头发零落,身着青色道服,
苦苦吟咏,想必鬼神也能知晓。
这些篇章只能陶冶情性,
我羞于与唐人相比而自谦献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渔村的生活状态和创作心境。作者的头发已经稀疏白发,穿着道士的青色服装。他默默地吟咏着诗词,相信这些诗词能够触动鬼神的心灵。尽管他的篇章只能给人带来情感的陶冶,但他对自己的作品仍然谦虚,羞于与唐代的诗人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渔村的境况。白发疏疏、青道衣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年老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孤独与清修的生活态度。苦吟应有鬼神知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自己创作的坚持和超越尘俗的追求。诗词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他虽然认为自己的作品只能陶冶人的情性,却不敢与唐代的诗人相提并论,展现了作者的谦虚和自省。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创作的态度。它呈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坚守,以及对诗歌创作的谦逊态度。整首诗抒发了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对文学传统的敬仰,展现了作者对艺术追求的坚持和对自我要求的批判精神。

诗词推荐

薄阴疏雨湿春容,两岸增添绿与红。短棹悠悠了无事,却怜云水旧匆匆。

绣难相似画难真,明媚鲜妍绝比伦。露压盘条方到地,风吹艳色欲烧春。断霞转影侵西壁,浓麝分香入四邻。看取后时归故里,庭花应让锦衣新。

莫与兰争长,风期本自同。俱高汉赋上,并录楚词中。斛种当书屋,篮移自佛宫。更余千个竹,相与慰诗穷。

素纸黑纱含恸剪,苍松翠柏和泪扎。谁言献花是旧俗,明朝她死定无花。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四贤当日此盘恒,千百年人尚寻颜。天下有名难避世,胸中无物漫居山。事观今古兴亡后,道在君臣进退间。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

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太平风月属三郎,羯鼓声高思转长。天子锦缠娱虢国,贵妃音律教宁王。人归巫峡山容在,花落温泉水更香。谁信蓬莱青鸟使,回来无语怨渔阳。

[姑洗羽一奏]温然仁矣,熙然春矣。龙驾帝服,穆将临矣。我酒清矣,我肴洱矣。我乐备矣,我神顾矣。

风流盛集数兰亭,刻石纷纷岂有真。嗟老感时何足慕,千年谁记浴沂人。

晓雾冥濛水拍堤,稜嶒乱石与云齐。扁舟不用兼程去,到得稽城日已西。

鼎湖冠剑有遗踪,晋汉真人羽化同。九转药成丹灶冷,五车云去玉堂空。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花梦寐中。徒有旧山流水畔,老松枝叶苦吟风。

十年重过石桥行,松下清流载濯缨。洞隔烟霞知地远,坛连仙佛信天成。人如云意俱闲适,山带霜容似瘦生。步出亭皋便归去,它时林壑又寒盟。

辞得官来性又便,恰如病马解韁牵。虽无白日三声喏,赢得清宵一枕眠。

十年不见此花开,宝地芬芳我独来。坐赏东风诗未就,钟声催上说经台。

遂令高卧人,欹枕看儿戏。

千年风采逢明主,一寸襟灵慕昔贤。待看朝廷兴礼让,天衢何敢斗先鞭。

咫尺县前山,阳城旧掩关。两衙公务静,三载使星闲。雪入司房暗,苔侵界石斑。曾为攀桂客,多谢访林间。

君不见长安市,扰扰行人如聚蚁。不惟贾客与廛民,往往完冠绅大夫士。投身闹处思山林,欲归未归长苦心。夜深灯火如白昼,呕哑弦管喧繁音。孤客欲眠眠不得,四更五更人暂息。忽然车毂鸣枕中,百官朝早传呼亟。我时起坐一喟然,推窗孤月方流天。嗟哉市朝不知夜,挹此清景何由缘。

春已去,花亦不知春去处。缘冈绕涧却归来,百回看著无花树。就中一夜东风恶,收红拾紫无遗落。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