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孟浩然的《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拼音和注音
xī lán zēng qì sè , yú zhào fā guāng h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光辉:(名)闪耀夺目的光:太阳的~洒遍大地。②(形)光明,灿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气色:(名)人的精神和面色:近来~不好。
发光:发光fāguāng∶[从光源]发出亮光前灯发光∶放射光芒闪闪发光
照发:照发zhàofā∶和以前一样发放∶多用于公文、电报的批语,表示同意发出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原诗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