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翻先死海,踏倒涅槃岸。
世上无活人,黄泉无死汉。

作品评述

诗词《偈》是一首由宋代佛教僧人释梵思所作的诗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趯翻先死海,踏倒涅槃岸。
世上无活人,黄泉无死汉。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佛教中的观念,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述了超越生死的境界。诗人用具象的言辞来形容,人们通过超越生死的海洋,实现涅槃的彼岸。诗中提到,在这个世上,活着的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而黄泉中的死者也没有彻底死去。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简洁的写作风格传达了深邃的佛教哲学思想。首句“趯翻先死海,踏倒涅槃岸”中的“趯”一词意为超越、飞跃,用以描述超越生死的行为。随后的“翻先死海”指代超越人世间死亡的困扰,而“踏倒涅槃岸”则表达了达到涅槃彼岸的境界。

接下来两句“世上无活人,黄泉无死汉”则以一种反讽的方式,点明了生死都只是相对的存在,表达了佛教信仰中的“无我”观念。诗人抛弃了对生死的看法,以及存在与否的观念,传达了超越世俗的生死边界,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比喻,表达了超越生死的境界和超越世俗的欲望,展现了佛教所倡导的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诗词推荐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水游陆走不同生,濡足相随有至情。早晚拍浮春浪去,岂知垂翅到天明。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圆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神力不思议。临执尽,接引定无疑。普愿众生同系念,金台天乐共迎时。弹指到莲池。杜工部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

等是垂慈,初门无户。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长江澄澈即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回车。海陵若也容羁客,賸买菰蒲且寄居。

暮雨才收未炙灯,苍鷖掠破岸阴澄。须臾认得舡头竹,始信渔人挂起罾。

米坊能者较些些,七百僧中独作家。半夜传来衣有据,机前收得镜无瑕。祖师只麽闲舂碓,若子如今莫撒沙。古井先秋念枯冷,金绳钓出玉虾蟆。

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冬冬曙鼓五更初,枚数何门可曳裾。孰与课儿翻故纸,几曾缘客扫精庐。常饥未免时中酒,多病安能强著书。自笑无才供视草,徒劳身后问相如。

行藏去就各随时,敬怒嫌疏忍奋飞。正怕霜严天宇净,敢夸舟载月明归。生松有梦还公固,化鹤何心驻令威。独抱遗编看千古,昔人历历未应非。

旅思正茫茫,相逢此道傍。晓岚林叶暗,秋露草花香。白发江城守,青衫水部郎。客亭同宿处,忽似夜归乡。

病起犹未王,言归聿何速。所叹鸡肋微,犹成道旁筑。得失一以分,宁免相刺促。快哉良友言,自计亦已熟。同游异去住,临歧更反覆。肩舆晨相送,秋光何澄穆。江流镜面静,轻雨时絜霂。小艇闲泛泛,约略孤飞骛。远山绕前后,使人牵顾复。或削如立壁,或萦如雾縠。或敦如釜覆,或攒

荡荡鸿明,称秩群祀。配以昔帝,式重农事。洁史圭瓉,黄流在中。灵其监兹,肸乡岂融。

甚山灵、斗奇夸巧,悬峰遥献形似。仓船炉灶无封闭,零落车罗机履。山临水。任瓮杵、辘轳厩架俱闲毁。床棺尘委。更乐隐棋休,料闲真隐,三教忘宾主。人都语,二十四岩佳致。来往溯流观指。目前景相纷虚幻,神仙家在何许。君莫取。这身世、山林朝市随缘遇。休论诡异。但总绝情缘

君登青云去,余望青山归。云山从此别,泪湿薜罗衣。

少日随亲官此州,如今老矣复来游。此身纵健那能久,何苦奔驰不自休。

头白归来惊面生,东家西家知我名。友朋投老渐凋落,儿女向年俱长成。野梅花开尚古色,山风吹雨堕寒声。最喜溪翁会真率,浊酒过墙香满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