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日感旧

九衢灯火闹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
漏箭声沉金锁彻,纱笼影避贵官豪。
乌号望帝穷霄壤,鱼烂遗民沸海涛。
三百五年风雪夕,孤臣白首卧林皋。

作品评述

《十月二十日感旧》是宋代马廷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寥凄凉的秋夜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忧思。

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展现了深沉的诗意。在夜晚的街道上,繁忙的灯火和高悬的北斗星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灯火闪烁,象征着都市的喧嚣和繁华,而北斗星宿的高挂则象征着宇宙的广袤和永恒。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繁华与自然恒久的思考。

诗中还出现了金锁、纱笼和贵官豪宦的影子。金锁和纱笼是古代宫廷中的象征,暗示了封建社会的权力和阶级之分。贵官豪宦遮蔽了这些权力和地位的光芒,使得普通人民沦为其阴影之下的遗民。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底层人民的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以鱼烂遗民和孤臣白首卧林皋的形象,进一步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困境。鱼烂遗民象征着国家政局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孤臣白首卧林皋则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这些形象的呈现,使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了时代的共鸣。

总的来说,《十月二十日感旧》以独特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揭示了人世间的繁华和无常,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关注。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象征的运用,传递出一种深邃的诗意,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李白寻仙持玉杖,庾公对月踞胡床。楼上康庐紫翠环,槛前湓浦转清湾。帆开三楚苍茫外,路入双林窅霭间。山长水远连三楚,物态人情又一州。义帝凭祠宇,梅真隐市廛。渔歌回寒浦,樵歌入暝烟。何处转添孤客恨,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千载前人每暗同,眼边俗客马牛风。作文要可张子布,饮酒思从陈孟公。半世氛埃成潦倒,几时蓑钓入空蒙?一庵处处皆堪老,莫怕无山著此翁。

正春回紫陌,瑞霭飞浮,暖风轻扇。皓月初圆,觉严城寒浅。彩结鳌山,纱笼银烛,与□花争艳。午夜融和,红莲万顷,一齐开遍。讼简民熙,史君行乐,簇拥朱轮,旌旗辉暖。鼎沸笙歌,遏行云不散。咫尺泥封,促朝天陛,侍玉皇香案。来岁元宵。龙灯影里,金杯宜劝。

轻飚糗何来,破我池面绿。龙牙方可床,清梦绕修竹。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妙问不要名,杯深睡初足。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江山千里接仁风,都在东南秀气中。为问玉皇香案吏,蓬莱何似水日宫。

酸辛莫甚此时心,忍过琴厅散客襟。万竹静涵空翠杳,孤莲愁吐妒红深。岫云有信投林晚,溪雾无根涨郭阴。谁草数行鸦蚓墨,东堂古壁遇知音。

高皇布纲收凤麟,我得定交犹数人。陈山清真王逸少,李石风流贺季真。

道家活计,坦荡蓑衣。住行坐卧相宜。悟彻清贫快乐,绝尽狐疑。生涯逍遥自在,水云游、海角天涯。无系绊,纵闲闲来往,有甚归依。把握玄中妙趣,除心病,修炼有似良医。谁信男儿有孕,不可思议。气结神凝命住,产胎仙、超越九嶷。恁时节,显朝元,归去容仪。

公父子入予环堵。谈话之次,忽闻钟响,人皆惨然。於是赵公跪告诗词,方受纸笔,撒然觉来,遂作神光灿半首,叙梦中之事,录呈堂下道友。翌日,却有云中子苏先生引梦中所见者赵公至,言斯人新悟道,专投全真堂昨宵梦见,遍地黄金。珍珠玛瑙盈襟。满目珊瑚琥珀,玉树琼林。蓦闻不

看来不信是霜华,白日青天散晓霞。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

秀眉无足验,结轖遽为灾。乡曲三年别,江山万里回。林闾飞旐入,书剑逐舟来。坟草枯还绿,重泉不复开。

兹泉定力冠诸泉,故向空山独湛然。终日虚明无一物,客来惟见浪痕圆。

富贵自知当自信,耆鲐福并固修长。阴阳可测非天理,男子人知亦易量。

湘里难为别,湘江易得秋。

琢句不成添鬓丝,且搘筇杖看云移。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夏时。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鱅。采荇兼登俎。施罛不贵钱。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手劚西墙择地偏,疏篁惯与养风烟。锄荒当得经纶否,聊作仙曹小有天。

清跸轰雷辇出房,赭红一点殿中央。天知圣主忧边久,剩放飞基兆岁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