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
风起夜飕飕。
欲作冰霜地,
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
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
哀鸣岂有求。

中文译文:
朝阳褪去,云彩稀疏,
夜晚寒风呼啸不停。
若想冰雪覆盖大地,
先回草木凋零的秋天。
远行的人依靠笛声抒怀,
思念的妇人倚着砧板忧愁。
我想问问飞往南方的候鸟,
悲鸣声中是否有所寻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朝阳渐渐褪去,天空中云彩稀疏,夜晚寒风呼啸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和思绪。

首先,诗人以云浮朝惨淡的形容词来描绘朝阳逐渐消散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季的离去和秋天的到来的感慨。接着,作者以风起夜飕飕来形容夜晚寒风的呼啸声,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凄凉和寒意。

接下来的两句“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通过对冰霜和秋天的关联,表达了冰冷的冬季是由秋天凋零的草木所铺垫而来的意象。这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转换,将季节的更替与人生的变化相联系,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的深思。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征人倚笛怨和思妇向砧愁,表达了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征人倚笛怨,抒发了远行者在异乡的思乡之情,而思妇向砧愁,则表达了留守者对远行者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南飞的候鸟的关切和思考。诗人借鸟的行为来暗示人生的彷徨和追求,希望借问候鸟是否有所寻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情的抒发,折射出作者对秋天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别离和思念的感慨。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生意义的寓意,诗人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淮江风急鸟蛇空,特立旌旄板荡中。万里孤悬班定远,满城忠烈汉臧洪。琼林星汉回文运,皖国云山誓武功。尚忆绣衣行部日,遗民挥涕浙河东。

昔报尊公讣,奔丧万里程。生居诸子下,身代二兄行。负骨叹纯孝,分财见不争。九原面先舅,应问白头甥。

退之送李愿,归欤两山间。而今乃有此,坐能悦吾颜。

猗欤太祖,受命于天。化行区宇,功溢简编。武威震耀,文德昭宣。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羽扇风清夙霭收,地戎邀月上南楼。卷回天外连宵雨,借与人间一夕秋。六合扫清知有待,微云点缀故宜休。阑干直北频搔首,何限关山笛里愁。

故国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连。山楼上火人初合,天汉无云月自圆。乐色时闻花院里,春风都在酒旗边。莫辞彻晓须沈醉,后会还应不计年。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初免鸿枢任,无庸白发身。衰年虽去国,荣路尚妨人。官借荀池旧,恩加汉节新。鸣铙先绣幰,彀骑挟朱轮。梁雪初收腊,荥波渐溢春。且持宽大诏,行及劝耕民。

金黍琼浆忽到前,方知相近吊湘天。客中寂寞堪骚屈,暖熟风光出老禅。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城市方炎热,村墟乃尔凉。拂窗桐叶下,绕舍稻花香。独鹤警秋露,双萤明屋梁。卧闻机妇织,感叹夜初长。

五松小姑龙帝女,绰绰飞珰夜行雨。天吴移海醉不归,江色千年作谁主。漂星辗月流翠滑,青霓曳裾玳窗八。同心镂结寄玉郎,复叠毾?制霞袜。玉罂转水月独漉,綷縩香裾蹙兰屋。闲掷明珠赠宓妃,一片长眉写新绿。罦罳瑶殿罩何年,排空凤管冲九天。割鲜不食起鸣弦,水波帖玉无惊烟。

滋赋諴文侯李盛,终求一袭锦衣难。如何两度还州里,兼借乡人更剩观。

疲马怀空枥,征衣怯路尘。那堪远游子,复送欲归人。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论文应有日,话别莫悲辛。

入竹投窗细细添,两山琼玉称遐瞻。巧于夜半将新岁,每以风回蹴上帘。寒雀栖枝惊落屑,饥乌鸣食讶堆盐。正须度腊成三白,已觉西风势转严。

三事天衣两字师,长安风月更谁知。闲骑劣马寻碑去,醉卧荒庐出寺迟。辞赡不容夸犬子,兴阑兼许吐鱼儿。左冯假道来看我,正值严冬大雪时。

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曲学暂雺噎,日月岂终蚀。陶翁诗百篇,优造雅颂哉。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今君语析尘,指示了皂白。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毫厘无余蕴,领览饱新得。言下悟未师,吟边识圆泽。

正槐堂日永,梅雨消尘,麦天摇翠。天祐昌辰,诞中兴嘉瑞。秀伟标姿,从容谋断,笑吐平戎计。汉节归来,边尘扫净,鼎司荣贵。间世良臣,威严辅政,妩媚承君,道襟冲粹。玉券金丹,称功名成遂。茂苑烟霞,太湖风月,聊伴凝香醉。补衮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