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郡王家双竹

环碧亭前碧玉枝,森森连璧揖多姿。
节涵宿雨苍龙并,梢舞晴云翠凤差。
架雪凌霜俱有志,怀仁抱义本同时。
戚垣密协如苞瑞,盛事应先黼扆知。

作品评述

《题吴郡王家双竹》是宋代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环碧亭前碧玉枝,
森森连璧揖多姿。
节涵宿雨苍龙并,
梢舞晴云翠凤差。
架雪凌霜俱有志,
怀仁抱义本同时。
戚垣密协如苞瑞,
盛事应先黼扆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吴郡王府中一对双竹的景象。双竹的枝叶如碧玉一般翠绿,高耸入云,形态各异。竹子积蓄了宿雨,宛如苍龙,也像凤凰在晴朗的天空中展翅起舞。它们顶着积雪,经受霜寒,都怀抱着同样的志向,怀有仁爱之心,坚守正义。吴郡王府的守卫密布如同吉祥的花朵,预示着盛大的事物应该先让府内的高官们知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郡王府中的双竹,展示了双竹的高洁、坚韧和威严。碧玉般的枝叶和连绵的竹节形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竹子积蓄雨水,象征着积蓄力量和智慧,与苍龙并列,显示了竹子的崇高气质。凤凰在晴朗的天空中翱翔,展现了竹子的自由与高昂。架雪凌霜的形容词描绘了竹子的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任何困境都能保持志向。怀仁抱义的品质表明竹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中提到的戚垣密协如苞瑞,表明吴郡王府内的秘密和重要事务都应该首先让高官们知悉,这体现了朝廷的严谨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双竹景象的描绘,表现了竹子的高洁、坚韧和威严的形象,寓意着作者对高尚品德和正义行为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展现了吴郡王府的严密组织和重要事务的处理方式。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思考和欣赏的空间。

诗词推荐

荠花如雪满中庭,乍出巴蕉一寸青。老子掩关常谢客,短蓑锄菜伴园丁。

楚岸橘花香,扁舟泛渺茫。短簑冲密雨,素发净秋霜。烟外鸣榔远,波间掷线长。无人识名姓,击楫入沧浪。

魏师临阵却抽营,谁管豺狼作信兵。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花光烛影春容媚。香生和气。纷纷儿女拜翁前,劝犀尊金醴。家酿名,出《真诰》。凌烟图画,王侯富贵,非翁雅意,愿翁早早乞身归,对青山沈醉。

文始通道源,含光隐关吏。遥欣紫气浮,果验真人至。玄诰已云锡,世荣何足累。高步三清境,超登九仙位。

飞云当日未停骖,巷在秦淮水以南。可笑异闻唐小说,余风犹袭晋清谈。

少年过了未衰颜,正在悲欢季孟间。细雨溟蒙湖上寺,东风摇荡酒中山。千金用尽终须老,百计寻思不似闲。醉里下楼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还。

录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镜中比并新壮後,风际携扶欲舞时。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白玉堂中旧演纶,赤帷裳底老班春。攫煤自省非尝饭,投杼徐知不杀人。常恐虚名遭吓鼠,宁防平路解摧轮。由来辨谤须君宰,收得江鱼未葬身。

岂不念摇落,中怀无所名。愁非缘滞雨,喜却为新晴。夕照佳难久,秋高响易生。少年当此日,襟抱积空盈。

稀年古来少,何况又逾三。双瞳炯炯凝碧,白发更盈簪。刚把残冬留住,先借新春四日,拚醉倚晴酣。荣悴付定命,艰险任经谙。舞斑衣,沽腊酝,典春衫。觥筹兄弟交错,同是鬓**。自喜衣冠奕世,未堕诗书如线,此外更何惭。笑问梅花信,春已到枝南。

厥父元非道郡奴,允光何事太侏儒。可中与个皮裈著,擎得天王左脚无。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上遵周孔训,旁鉴

穷愁昼夜阴如一,夜不见星朝蔽日。枯畴已获大野空,怒江未落连洲没。长鱼泼刺不受钓,渔子高眠守蓬荜。紫髯旧宫谁复游,鼎峙雄心久萧瑟。

千般言,万种喻,只要教君早回云。夜来一片黑云生,莫教错却山前路。

六星宫里一星归,行到金钩近紫微。侍史别来经岁月,今宵应梦护香衣。

二月探供三月酒,今年未得去年钱。

家在霅溪傍,汀蘋绕舍香。草玄偏寂寞,为客苦凄惶。泽国聊倾盖,春闱早擅场。陔兰行可採,月桂自应芳。税驾临沧海,回辕指大梁。裂裳趋远道,负米及高堂。季子裘虽敝,安仁鬓未苍。明年杏园裹,辄莫负春光。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太白过午芒角狞,蚩尤亘天钩尾赪。淮东千里正齁寝,夜半汹涌传边声。王师北渡恤泗口,胡马南牧摇青平。拥城败将死蜗缩,护堡羸卒飞猱惊。诗书元帽戒夙驾,往试百万胸中兵。几人险语挽衣断,甚至涕泗交纵横。李晟为国不虚出,裴度与贼难俱生。两军相持以气胜,督战火急开行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