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
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作品评述

小雅·甫田翻译及注释

翻译
就是这片一望无际的田地,每年打的粮食数也数不清!我只需拿出往年的库存粮,就能养活我治下的老百姓!从古以来就是这样好年景!今天我去巡视南边这块地,看到有的除草有的培土垄,黍米高粱长得都非常茂盛。就在这座富丽堂皇的行宫,我要犒劳那些能干的臣工。
贡上我用五谷烹制的美食,献上我纯白羔羊的牺牲品,祭祀皇天后土感谢四方神。我普天王土一派五谷丰登,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幸运。弹起琴弦敲起大鼓响天震,一起来迎接农事的始祖神。我们虔诚地祈求天降甘霖,保佑来年五谷杂粮大丰收,养活我治下万千男女子民。
周王满怀喜悦来田间巡视,与他的贵妇和儿子们同行,带来精美的食物慰劳百姓。管农业的官吏见了真高兴,招呼身边的农夫们聚拢来,大家一起分享美味好心情。庄稼长势茂盛遮蔽了田垄,今年定是五谷丰登好年景。周王喜在心头不发天威怒,农夫们感恩戴德勤于农功。
周王土地上收割下的庄稼,堆得密如茅屋高如车顶梁;粮食装满周王座座米粮仓,高得赛过那丘陵和小山岗。还需要再建造一千座仓库,还需要再打造一万辆车厢。年年黍米稷稻粱五谷丰登,普天下的老百姓幸福无量。祈求上苍赐予我大福厚禄,保佑大我周王室万寿无疆!

注释
1.倬(zhuō):广阔。
2.甫:大。
3.十千:言其多。
4.有年:丰收年。
5.陈:陈旧的粮食。
6.食(sì):拿东西给人吃。
7.适:去,至。
8.耘(yún):锄草。耔(zǐ):培土。
9.黍(shǔ)稷(jì):谷类作物。薿(nǐ)薿:茂盛的样子。
10.攸:乃,就。介:长大。止:至。
11.烝:进呈。髦士:英俊人士。
12.齐(zī)明:即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13.牺:祭祀用的纯毛牲口。
14.以:用作。社:祭土地神。方:祭四方神。
15.臧(zāng):好,此指丰收。
16.御(yà):同“迓”,迎接。田祖:指神农氏。
17.祈:祈祷求告。
18.谷:养活。士女:贵族男女。
19.曾孙:周王自称,相对神灵和祖先而言。止:语助词。
20.馌(yè):送饭。
21.田畯(jùn):农官。
22.旨:美味。
23.易:治理。
24.终:既。有:富足。
25.克:能。敏:勤快。
26.茨(cí):屋盖,形容圆形之谷堆。梁:桥梁,形容长方形之谷堆。
27.庾(yǔ):露天粮囤。
28.坻(chí):小丘。京:冈峦。
29.箱:车箱。
30.介福:大福。

小雅·甫田鉴赏

  这首诗可分四章。第一章首述大田农事。这是一片广袤肥沃的农田,每年都能收获上万担米粮。靠着储存在仓内的谷物,养活了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人,并取得了自古以来年复一年的好收成。这天土地的拥有者兴致勃勃地来到南亩巡视,只见那里的农人有的在锄草,有的在为禾苗培土,田里的小米和高粱已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他心里一高兴,眼前仿佛出现了庄稼成熟后由田官献上时的情景。这一章铺述事实,在整首乐歌中为以下几章的展开祭祀作铺垫。

  第二章即写为了祈盼丰收,虔诚地举行了祭神仪式。周王派人取来祭祀用的碗盆,恭恭敬敬地装上了精选的谷物,又让人供上肥美的牛羊,开始了对土地神和四方神的隆重祭祀。农人们也因田里的庄稼长得异常的好,个个喜笑颜开地弹起了琴瑟,敲起了鼓,共同迎接农神的光临。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但求上天普降甘霖,使地里的庄稼能得到丰厚的收获,让男男女女丰衣足食。从这章的描写中,可以想见远古时代的先民,对于土地是怀着怎样一种崇敬的心情;而那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也反映出当时民风的粗犷和热烈。

  第三章进一步写主祭者,也就是周王在仪式之后的亲自督耕。和他一起来到田间的,还有他的妻子儿女。他们为辛勤劳作的农人带来了亲手做的饭菜。正在地里察看的田官见了欣喜异常,连忙叫来身边的农人,一起来尝尝饭菜的滋味。周王这时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景象,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不断称赞农人的辛劳勤勉。与前章相比,这章的内容颇有生活气息;周王的馌田,亦为后来历代帝王劝农所效法,被称为德政。

  末章则专记丰收景象及对周王的美好祝愿。到了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庄稼果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不但场院上的粮食堆积如屋,而且仓中的谷物也装得满满的,就像一座座小山冈。于是农人们为赶造粮仓和车辆而奔走忙碌,大家都在为丰收而庆贺,心中感激神灵的赐福,祝愿周王万寿无疆。这一章的特点是充满了丰收后的喜悦,让人不觉沉醉在一种满足和欢乐之中。

  以往的研究总认为《小雅》多刺幽、厉,而思文、武,这一般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这首《小雅·甫田》诗来说,则有些牵强。从诗中读到的分明是上古时代汉族先民对于农业的重视,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对与农业相关的神灵的无限崇拜;而其中夹杂对农事和王者馌田的描写,正反映了农业古国的原始风貌。因此这首乐歌的价值,与其说是在文学方面,倒不如说更多地体现在史学方面。

小雅·甫田创作背景

  此诗之创作,《毛诗序》说:“刺幽王也。君子伤今思古焉。”郑玄笺说:“刺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宋人朱熹首先对此说表示异议,他认为“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诗集传》)。诗中自称“曾孙”,按周代君王对祖先和神灵的称呼习惯,则作者当是君王本人,或者至少是代君王而作。因此,这应是暮春时节周王祭祀方(四方之神)社(土地神)田祖(农神)的祈年乐歌。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不随俗物皆成土,只待良时却补天。(《题支机石》,见《纪事》)釜鱼化作池中物,木履浮为天际船。(《苦雨》)

乐歌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问垂孤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公虽厌直兰闱。如正色朝端当宁知。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祈公寿,

乐歌

难把归书说远情,奉亲多阙拙为兄。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枕上算程关月落,帽前搜景岳云生。如今已作长安计,只得辛勤取一名。

乐歌

欲访天池水发源,倒骑北斗挟飞仙。高低八节滩头路,俯仰三生石上缘。

乐歌

封寄晋陵船,东南第一泉。出瓶云液碎,落鼎月波圆。正味云谁别,繁声只自怜。要须茶品对,合煮建溪先。

乐歌

高韵双悬张曲江,联题兼是孟襄阳。后人才地谁称短,前辈经天尽负长。胜景饱于闲采拾,灵踪销得正思量。时移两板成尘迹,犹挂吾师旧影堂。

乐歌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乐歌

涉秋得雨便生凉,起我萧然病在床。径自典衣谋一醉,要令清梦略还乡。

乐歌

虽云官事简,不似在家安。晏晏妇子语,嬉嬉儿稚闲。甘餐失粗粝,独酌置杯盘。老觉偎绥好,莫将年少看。

乐歌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乐歌

翠幕笼斜日,朱衣俨别筵。管弦凄欲罢,城郭望依然。路溢新城市,农开旧废田。春坊幸无事,何惜借三年。

乐歌

玳瑁筵中见绿珠。淡然高韵胜施朱。揉蓝雾雾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餐秀色,味肤腴。轻红端合与为奴。只愁宴罢翻成恨,赢得偏怜不似初。

乐歌

风威带雪连秦树,山势将寒入蜀门。

乐歌

东壁星辰烂不收,夜凉河汉截天流。芙蓉院静琴三叠,翡翠帘开月一钩。黄屋非心辞大宝,碧云有意思高秋。金声玉振掩前作,汉祖空怀猛士忧。

乐歌

伫立东风,断魂南国。花光媚、春醉琼楼,蟾彩回、夜游香陌。忆当时、酒恋花迷,役损词客。别有眼长腰搦。痛怜深惜。鸳会阻、夕雨凄飞,锦书断、暮云凝碧。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

乐歌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六处神通,是个什麽。把定时一物不为,放行时杀人放火。

乐歌

地僻人稀能几家,清泉漱玉石欹斜。客来访我惭无具,洗甑炊香更点茶。

乐歌

尚方绝制别精{缪去纟加金},宝带亲传镇库收。二十八条真紫磨,人间那识紫云楼。

乐歌

只为梧桐怨夜长,不知杨柳老年芳。林梢一片过云雨,便作秋声占取凉。

乐歌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乐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