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坞三首?此诗之第三首为陆龟蒙作?

退之身外无穷事,子美生前有尽花。
更有多情君未识,不随柳絮落人家。
莫寻群玉峰头路,莫看玄都观里花。
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桃枝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床素绠何。

作品评述

诗词:《藏春坞三首·此诗之第三首为陆龟蒙作》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退之身外无穷事,
子美生前有尽花。
更有多情君未识,
不随柳絮落人家。

莫寻群玉峰头路,
莫看玄都观里花。
但解闭门留我住,
主人休问是谁家。

朱阁前头露井多,
碧桃枝下美人过。
寒泉未必能如此,
奈有银床素绠何。

中文译文:
退隐之后身外无尽事务,
子美生前已经尽享花朝。
还有多情之君未曾相识,
不随柳絮飘落于他人家。

莫去寻找那群玉峰的路,
莫去观看玄都观中的花。
只是解开门扉留我安住,
主人请勿问这是谁家。

朱阁前的井边露水多,
碧桃树下美人经过。
寒泉或许无法如此美好,
因为有银床和素绠的存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的《藏春坞三首》中的第三首,据说这首诗是由陆龟蒙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的退隐之志和对过去荣华富贵生活的回忆。

第一句表明退隐之后,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身外无事。第二句以子美(苏轼的字)为代指,指出自己在生前已经享尽了人生的花样繁华。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曾相识的多情之君的留恋,而这位君主却不随柳絮飘落到他人家中。通过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退隐生活的选择。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外界世事的拒绝。诗中提到了群玉峰和玄都观,暗指名胜之地和闻名的佛教寺庙,表明作者不再寻找名利和享受世俗的娱乐,而是选择闭门不问世事,安心隐居。

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对比。朱阁前的露水多,碧桃树下美人经过,暗示着外界世界的美好景象。而寒泉和银床素绠则是隐居生活中的冷清和简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浮华的冷漠。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荣华富贵生活的回忆,以及对世俗浮华的冷眼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纷繁世事的超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昔贤久矣埋黄土,独有清风翳环堵。曾将一束奠生刍,今与游人闹歌舞。

日出早烟消,舟行不待招。乍明村市坞,初露远山椒。胜处宜规隐,浮生只浪飘。章泉在何许,绕堑碧萧萧。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深若狂。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素与百花少相谐,醉眼时为梅一开。岭南岭北几十种,人所常见非奇瑰。中有孤根别风骨,白金镂盏玻璃台。白华红萼虽倾国,便恐红非本来色。逃绿归绿未到真,与真相近亦天德。化工厌驳会还纯,华萼并教同一白。

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榻上氍毹黄叶满,清风日日坐阳春。此君少与契忘形,何独相延厌客星。苔满西阶人迹断,百年相对眼青青。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手种悲陈事,心期玩物华。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枳嫩栖鸾叶,桐香待凤花。绶藤萦弱蔓,袍草展新芽。学植功虽倍,成蹊迹尚赊。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小蛮方艳色,老傅已华颠。念彼当春花,能得几时妍。劝君莫留花,花亦悲流年。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华滋凝气,灵粹发祥。紫盖轮困,金跗烩烩。阳蓼三秀,甘泉九房。瑞图休证,君五寿昌。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短壑长松经始余,次山无往不从吾。便应扫尽陈踪迹,摹作三溪少隐图。

黄牛来势泻巴川,叠日孤舟逐峡前。雷电夜惊猿落树,波涛愁恐客离船。盘涡逆入嵌空地,断壁高分缭绕天。多少人经过此去,一生魂梦怕潺湲。

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柳条绿日君相忆,梨叶红时我始知。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青灯人语寂,池塘响蛙哈。孤坐如老禅,门开风自阖。

北来追骑满江滨,那更元戎按剑嗔。不是神明扶正直,淮头何处可安身。

客里还分袂,樽前小系舟。笛声杨子晓,帆色洞庭秋。万里身为本,中年别作愁。乾坤多事在,何日谷林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