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四首

世道交相丧,忠义递代出。
累累矜名子,祸来空叹息。
事机多倚伏,藏身亦何拙。
人皆种香兰,我独种荆棘。
香兰有人锄,荆棘老道侧。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咏怀四首》是明代袁中道所作,描述了社会的道德风气逐渐败坏,忠诚和义气逐渐被取代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世道交相丧,
忠义递代出。
累累矜名子,
祸来空叹息。

事机多倚伏,
藏身亦何拙。
人皆种香兰,
我独种荆棘。

香兰有人锄,
荆棘老道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社会道德败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日渐腐朽和忠诚义气逐渐被取代的感叹和忧虑。诗人觉得世道不断倒退,忠诚和正直的人越来越少,而世俗的虚名却层出不穷。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感到无力和无奈,只能默默地叹息。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权谋之心的厌恶和不屑。他认为社会上充斥着各种隐藏着目的和算计的人,这使得他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态度来自我保护,但他也觉得自己的行为显得愚笨和拙计。

最后两句诗以比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孤独和无奈。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事物,但他却感到自己独自一人种植着荆棘,与众不同。虽然香兰这种美好的花草被人们认同和呵护,但他所种植的荆棘却老去,只能在道路的旁边默默地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道德沦丧和权谋心态盛行的现实。诗人袁中道以深沉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社会风气逐渐败坏的忧虑和无奈。他对虚伪和世俗的虚名表示失望,同时对于自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的处境感到无奈。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香兰和荆棘的比喻,突出了诗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孤独和特立独行。他选择种植荆棘,表达了他对虚伪和权谋的抵制和反叛。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辞简练,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诗人的痛苦。它反映了袁中道对于忠诚和正直的向往,对于社会风气的悲愤,同时也表达了他作为一个独立思考者和真实自我的态度。

诗词推荐

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行游固可适,岁月不留。高斋旷而寂,人务罕相酬。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偶然似有契,持身寓林丘。万钟非所辞,一毫非所求。

一纸郇云傲劫灰,慈亲一见一心摧。如今王谢堂前燕,飞入人家更不回。

农事在东皋,孤往适兹旦。微雨亦既零,土膏湿凝汗。僮奴未尽力,宿草犹余蔓。植杖陇亩旁,耘耔日过旰。劳生虽多艰,卒岁应饱饭。

多病疲干谒,秋风下小舠。郊扉云间竹,江郭月生潮。过雨桐阴静,听诗烛烬销。爱君兄弟好,华发共萧萧。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门冷人谁到,机忘物自知。旧来罗雀地,今是狎鸥池。身静红尘远,心闲白日迟。本来无事说,拈出戏为诗。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爱竹君家有子猷,黄花君复向人求。不妨官事兼幽事,应笑侬归两过秋。

伤心庚开府,书剑忆游梁。十年流落冰雪,如履柏台霜。昨日螳螂当辙,今日豺狼当路,牛背置神光。竟访赤松去,不顾紫微忙。汉貂蝉,万人杰,八州王。有君如是何事,高卧北窗凉。传得黄州密印,有病安心是药,此外更无方。莫袖经纶手,遗爱在甘棠。

花好。怕花老。暖日和风将养到。东君须愿长年少。图不看花草草。西园一点红犹小。早被蜂儿知道。遣队歌长渐落杏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拟绿云弄清切,尊前恐有断肠人。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年才四十未云迟,勇谢文场意已奇。独抱古心欣有得,肯同时好浪相追。回神自是平生学,彻底还看处死时。援笔大书真力士,纷纷醉梦若缠悲。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灉湖佳可游,既近复能幽。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不是迷乡客,寻奇处处留。

鹳鸣早合迁崖际,渔唱先教集岸隈。见说高楼如小舫,呼号声杂怒涛豗。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长物消磨尽,犹存两大瓢。药能扶囷惫,酒可沃枯焦。童负来山店,人看度野桥。画工殊好事,传写入生绡。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天地为我垆。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