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霞尾卷轻绡。
柳外风摇。
断虹低系碧山腰。
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
归雁下平桥。
目断魂销。
夕阳无限江皋。
杨柳杏花相对晚,各自无聊。

作品评述

《浪淘沙》是宋代诗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霞尾卷轻绡。
柳树外风摇。
断虹低系碧山腰。
古往今来离别地,
烟水迢迢。
归雁下平桥。
目断魂销。
夕阳无限江皋。
杨柳和杏花相对晚,
各自无聊。

诗意:
《浪淘沙》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们离别时的惆怅之情,展现了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离别情景。首句“霞尾卷轻绡”,用细腻的描写方式勾勒出霞光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着,“柳树外风摇”,通过描写摇曳的柳树和微风,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断虹低系碧山腰,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通过描绘断裂的彩虹、远离的山水,表达了人事离别的主题。这里的“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意味着历史长河中的无数别离场景,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伤感之情。

之后的两句“归雁下平桥,目断魂销”,通过描写归雁和平桥,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乡愁之情。诗末的两句“夕阳无限江皋,杨柳和杏花相对晚,各自无聊”则以夕阳和杨柳、杏花的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们各自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离别巧妙结合,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惆怅和乡愁之情。

作者介绍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诗词推荐

伸缩一双手,去来三世身。新丰惊昨梦,斗酒满怀春。

古诗

仙宫碧落太微书,遗迹依然掩故居。幢节不归天杳邈,烟霞空锁日幽虚。不逢金简扳云洞,可惜瑶台叠藓除。欲脱儒衣陪羽客,伤心齿发已凋疏。

古诗

雪屋高寒能我过,疏梅清秀雪林柯。不悭屈宋楚人语,来试宗雷莲社科。后会说盟如有以,此行洗念入无何。春风迟立栏干曲,白雪楼前船弄梭。

古诗

博士当年教玉筝,六宫谁敢门新声。如今旧曲无心理,宝柱一行秋雁横。

古诗

觌面难藏向上机,家风千古为人施。银山铁壁重重透,赖有丹霞院主知。

古诗

贫士莫难乐不改,圣人固以遁为嘉。宁披龙具去耕野,奚事鹤书来起家。古有逸民逃举选,今无烈士矫贪夸。鬳翁晨遣诗筒至,昨夜寒灯屡结花。

古诗

辱莫辱多欲,乐莫乐无求。人生强学耳,万古一东流。

古诗

一夕香街布玉尘,檀乐劲节露贞筠。免园置酒皇欢洽,柏殿赓歌睿唱新。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丰穰薦瑞民心悦,高下还随帝泽均。

古诗

闭门声吾咿,世仰德行成。禄仕非有意,邦国须公荣。区区刀笔徒,未足称股肱。

古诗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古诗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古诗

恩浃黄侬族,师远左右溪。

古诗

竹,竹。森寒,洁绿。湘江滨,渭水曲。帷幔翠锦,戈矛苍玉。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化龙杖入仙陂,呼凤律鸣神谷。月娥巾帔静苒苒,风神笙竽清蔌蔌。林间饮酒碎影摇樽,石上围棋轻阴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悦椒兰,陶先生归来但寻松菊。若论檀栾之操无敌于君,欲图潇洒之姿莫贤于

古诗

不对黄花酒,还添白苧衣。沼鳞空细咏,林翼奋高飞。气概今谁是,才华昔已非。最怜多病后,衣带褪重围。

古诗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游。

古诗

诈病从来不可医,文殊特为下针锥。事褫一啄长三尺,问著依前似鼓槌。示疾毗耶,平地风波。医不得处,病在口多。

古诗

乃翁自是里名儒,箴史遗言幼染濡。设馔礼如初作妇,貤封谊不忍先姑。色丝尤妙于前制,彤管从删以后无。一事可纾存没恨,即今丹穴有双雏。

古诗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遥想到时思魏阙,只应遥拜望斜晖。

古诗

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古诗

既剖尘中卷,三千及大千。□□□□□,鼓众看喧天。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