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就叶洞春求画蒲萄

洞春豪杰士,妙笔出怪奇。
写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
此手岂易得,此手难再携。
敢将有声画,博君无声诗。

作品评述

《以诗就叶洞春求画蒲萄》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洞春是个豪杰士,他的笔法神奇。他画出了大宛根,令人惊讶而不可放弃。这样的技艺实在不易获得,这样的技艺难以再次拥有。他敢于用有声的画来表现,胜过默默无言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叫做洞春的豪杰士,他拥有非凡的笔法,创作出怪异神奇的画作。其中描述了他画出的大宛根,形容其令人惊奇而难以舍弃。诗人称赞洞春的技艺不易获得,难以再次复现。诗人认为洞春敢于用有声的画作表现,胜过无声的诗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洞春的赞美,表达了对他非凡的绘画才能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诗人用"豪杰士"来形容洞春,强调了他的非凡才能和独特性格。洞春的笔法被描述为"妙笔出怪奇",显示出他的画作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神奇之处。大宛根是指画作中描绘的葡萄根部,诗人用"可怪不可扌棄"来形容它,强调了其奇特之处和不可舍弃的价值。诗人认为洞春的技艺难以复制和再次拥有,暗示了他独特的绘画才能和艺术造诣。最后两句"敢将有声画,博君无声诗",表达了诗人对洞春画作的赞赏,认为他通过有声的画作能够胜过无声的诗词,突出了洞春绘画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赞美了陈普所创作的洞春的绘画才能和作品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其艺术的钦佩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幽芳不弄妍,人意自推先。比德人间愿,同心事外贤。香因天力与,名自楚词传。桃李多颜色,相逢不敢鲜。

万顷膏腴欲圻龟,祷祠曾不补毫厘。朝廷无事政刑简,天地何心岭海饥。绝徼难逢霖雨手,隐忧先到老农眉。谁能鞭策卧龙起,乞与滂沱一解颐。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昔在清华日,明珠掌上新。岂期吾薄福,不见汝成人。荒冢魂长夜,空山草自春。姜凉无限恨,独坐一沾巾。

佳约人未知,背地伊先变。恶会称停事,看深浅。如今信我,委的论长远。好来无可怨。洎合教伊,因些事后分散。密意都休,待说先肠断。此恨除非是,天相念。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多少闲磨难。到得其时,知他做甚头眼。

兀兀听凉雨,开门雪涨川。独行枫叶底,秋兴雁行边。老去无多事,閒知有胜缘。何时纵仙舸。我亦愿周旋。

治身如治玉,所贵无瑕疵。玉美不愿市,身修岂求知。人生为糊口,乃尔敛板趋。渐失两鬓青,莫浣双袖缁。勿用怀不平,弦急声易悲。

绿竹丛边筑小塘,泉来何处已洸洸。未涵北户星辰影,半觉南风藻荇香。

飞龙殿嵌何崔鬼,黄须龙种去不回。只见长安不见日,不闻人从日边来。软红湿雨胜香雾,歌童舞女钱塘路。沙碛秋乾雁落群,日光寒薄西风暮。

高庙明灵再启图,金根玉辂幸神都。巢阿丹凤衔书命,入昴飞星献宝符。正换熏弦娱赤子,忽登仙驾泣苍梧。荐樱鹤馆笳箫咽,酌鬯金楹剑佩趋。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钖銮下蕊珠。荐豆奉觞亲玉几,配天合祖耀璿枢。受釐饮酒皇欢洽,仰俟馀灵泰九区。

泉石聊复尔,杖屦亦偶然。万化同一适,鱼鸢兮天渊。

帝里谁无宅,青山只属君。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何必称潇洒,独为诗酒狂。

秋夜月偏明,西楼独有情。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不知飞鹊意,何用此时惊。

岭路蟠蟠石似龙,亭轩更在最高峰。九江山水吾家近,四祖烟霞晚色浓。吟兴不惟夸美景,行人当为破愁容。前村有酒青帘远,强饮岩间水一锺。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早学全身术,惟令耕近田。自输官税后,常卧晚云边。细草沿阶长,高萝出石悬。向来名姓茂,空被外情牵。

醉中送首悲刘胤,食裹迷唇吊马流。江左当年何所恃,邺中白雁合封侯。

梅开群玉府,柳试缕金衣。过腊山逾瘦,迎风水渐肥。

思算思算。妻妾儿孙,休来戏玩。这冤亲、系脚绳儿,宜一刀两段。灵源悟彻元灿烂。这一番更换。马风子、辞别家乡,与风仙作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