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十二月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解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十二月,朝代:唐代,作者:李贺

日脚淡光红洒洒,
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解冬严,
已就长日辞长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冬月的景象。诗人用形容“日脚淡光红洒洒”的方式来描绘太阳升起的场景,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冬日的清寒和清晨的宁静。接着,诗人提到“薄霜不销桂枝下”,桂树上的轻霜寓意着寒冷的冬天依然存在,但它并不足以融化桂枝下的露水。这里,桂枝作为寒冷的象征,与薄霜形成鲜明的对比。整句表达了冬季的清冷与柔美并存的表情。

接下来,诗人写道“依稀和气解冬严”,意味着冬日的寒冷逐渐消解,暖和的和气开始融化严寒。这里用“和气”来形容冬日的温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感知和体悟。

最后两句“已就长日辞长夜”表达了冬至过后,夜晚逐渐变长,白天逐渐变长的现象。诗人通过这一现象,抒发了对冬季即将过去,新年即将到来的欣喜之情。同时,也借用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穷。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独特的笔法,抒发了作者对冬季的独特感受,展现了对自然界变化的洞察和对新年即将到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远浦鸣疏雨,平林送落晖。霏烟青柳暗,晚霁白鸥归。触目怀心赏,凭川念昔非。池塘消息近,一笑莫身违。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身依一蒲团,壁挂雨芒屩;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幙。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还朝见故人,大马

仙子去,眇云程,天风杳杳佩环清。回望九州烟雾白,千山月落影纵横。

直指人心亲见佛,何劳打瓦作龟爻。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流水曲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垂杨漫舞。总不解、将春系住。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玄都秀句。记前度、刘郎曾赋。最伤心、一片孤山细雨。

璧彩笼尘,金吾掠路。海风吹断楼台雾。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早是禁烟,朝来冻雨。东风自放银花树。雪晴须有踏青时,不成也待明年去。

旭日耀苍□,翠岚生嫩寒。幽人诗梦醒,清响得松湍。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尔质非天赋,唯从腐草生。细微曾未觉,变化亦难明。自照光宁远,群飞体更轻。空教征戍归,容易动离情。

暇日搜奇胜,羸骖适莽苍。幽花撩醉眼,早麦慰饥肠。佛屋几间在,村墟三里长。廉纤晚来雨,未觉客心伤。

有客有客字船子,平生赤脚踏海水。身经战斗少睡眠,功名富贵徒为尔。自比稷契何其愚,非薄汤武良有以。呜呼一歌兮歌激昂,日月惨淡无晶光。我生之初遇神祖,四海苍生守环堵。旌旗杳杳三十年,金铜仙人泪如雨。皇天剥蚀国运徂,况我无家更愁苦。沟壑未填骨髓枯,河山已异安所取

萧洒桐庐守,沧洲寄一廛。山光隔钓岸,江气杂炊烟。藜杖听鸣橹,篮舆看种田。明时须共理,此兴在他年。

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明朝莫回望,青草马行迟。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江上招提古,萧疏对郡城。延宾竹榻静,过雨石堂清。斋接荆州供,题多蜀士名。老僧飞锡倦,归坐听江声。

诘曲川原几里深,偶寻岩壑在前林。长怀万古典坟乐,果称几年泉石心。将看道经延白日,偷收岩药化黄金。山中所访逍遥客,为报白云深处寻。

新雨足。洗尽山城袢褥。见说好峰三十六。峰峰如立玉。四海英游追逐。事业相时伸缩。入境德星须做福。只愁金诏趣。

兰径香风满,梅梁暖日斜。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莫言春稍晚,自有镇开花。

征帆初挂酒初酣,暮景离情两不堪。千里晚霞云梦北,一洲霜橘洞庭南。溪风送雨过秋寺,涧石惊龙落夜潭。莫把羁魂吊湘魄,九疑愁绝锁烟岚。

谁念疲民瘠,空令战士肥。羽书传警急,花院锁芳菲。冠屦将身误,山林与愿违。两途俱不遂,衰鬓绿毛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