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正甫二首

别来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
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
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
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

作品评述

《挽张正甫二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与张正甫相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别离之情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别来倏忽一周星,
君住家林我泛萍。
到处逢人问梅坦,
有时见梦说兰亭。
自怜倦翼归迟暮,
已报清魂入杳冥。
多少微言今已矣,
义难辞处写为铭。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

诗的第一句“别来倏忽一周星”,描绘了作者与张正甫长时间不见的情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这里的“一周星”意指一周的星期,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逝去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君住家林我泛萍”,表达了作者和张正甫分别后各自的境遇,作者自称“泛萍”,意味着漂泊不定,而张正甫则“住家林”,暗示他在家园中有着稳定和安定的生活。

诗的下半部分以“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表达了作者对张正甫的思念之情。作者不断地向他人询问张正甫的消息,有时甚至在梦中与他相见,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接着的两句“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感慨。作者自称“倦翼归迟暮”,暗示自己年老体衰,但仍然怀抱着对友情的眷恋之情。最后一句“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友情的回忆。诗词中的“微言”指的是与张正甫之间的言语交流,作者将这些珍贵的回忆写成铭记在心的诗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铭记。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别离和思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深思念和珍视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梦境的意象,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犯寒送客只劳神,上到危亭眼顿新。雪汁滈人清入髓,莫将杉袖障头巾。

我行城西南,适兹素秋时。风露虽已高,草木郁未衰。敲门寻野人,一笑万事非。拂榻意何勤,酒酽雁鹜肥。新凉天所赐,尽醉不足辞。击壤歌尧年,瞑目以为期。

课最三川守,名成万石君。平生欠一识,声烈即多闻。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伤心今夜月,忍便到初坟。

纳凉北窗下,景象有馀清。林暝惟萤影,庭幽但竹声。语阑惊坐久,露重觉衣轻。不寐饶诗思,徘徊参斗横。

遇祖师,不契玄机道逾疏。灵知不是目前法,目前无法可名模。

净治心地廓无垠,一段光明破夙昏。拨转机轮分化事,百千三昧见门门。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敬亭山屡谢家诗,太白重来又一寄。天既生才宜用世,士多有志不逢时。屠龙合襄高人手,扪风绚堪重子师。大厦支颠要梁木,独甘杞菊老天随。

岁寒辽邈,望断江南信。墙外一枝斜,对兰堂、绮罗隐映。水清月淡,疑是寿阳妆,烟浪急,小桥横,点点疏清影。天姿潇洒,不减瑶台韵。占断玉楼春,被松筠、笑他孤冷。幽人何在,无处觅馀寒,疏雨过,泪痕深,枉了衷肠恨。

家住涛江东复东,渺然云浪接晴空。半生仕路崎岖里,十亩家山杳霭中。来往未成三径乐,笑谈还喜一樽同。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岁雄猜气益横。心怕无须少年士,可怜未识玉奴兄。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夜窗孤影怯青灯,瘦著秋衣欲不胜。光景正如寒圃蝶,情怀却羡病寮僧。篝炉冷落烧残叶,禅榻欹斜倚古藤。莫怪颓然遗世事,鬓丝日日镜中增。

一第枫宸岁月深,槐花杯酒喜同斟。真成冀北空群马,便作双南满地金。计上八人才子数,笔端四海状元心。蜀天九万看鹏运,侧耳潮头驾捷音。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淮浦树来江口断,金陵潮落海门空。关书未报三边捷,万里中原一望中。

吾舅风流名海内,霜清月淡有梅诗。君曾一向蒸湘识,句里悬应摸索知。邂逅已能成屡见,殷勤还辱问归期。谈间并为诸兄谢,从此论交更不疑。

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两重关。可怜一句随他语,万里区区独往还。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神仙天下亦如此,况我戚促同蜉游。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却思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

马嘶残日没残霞,二月东风便到家。莫羡长安占春者,明年始见故园花。

嗈嗈宾雁又随阳,兔走乌飞两共忙。露冷小池荷减绿,风高幽砌菊添黄。圆明自喜心如月,皓白谁愁鬓似霜。闲卧不堪思往事,星河耿耿夜偏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