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墨三首

兔毫染上何妨浅,蝉翼写来可放轻。
为爱淡中多酝藉,却嫌浓处太分明。

作品评述

诗词:《试墨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著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兔毫染上何妨浅,
蝉翼写来可放轻。
为爱淡中多酝藉,
却嫌浓处太分明。

第二首:
水石诗成终不朽,
云霞风骨自相求。
墨痕浓淡情难尽,
酒酣时看醉画楼。

第三首:
墨香初染照纸白,
笔走龙蛇写世间。
心在潇湘墨在手,
千言万语一瞬间。

诗意和赏析:

《试墨三首》是宋代陈著所创作的一组诗词,描绘了书法艺术中墨的运用和墨色的表现。这组诗词以墨色为线索,通过不同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展示了墨的浓淡变化与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第一首诗中,陈著写道:“兔毫染上何妨浅,蝉翼写来可放轻。”作者表达了墨色轻淡的特点,认为用淡墨来书写并不妨碍表达意境。他认为在表达淡淡的爱意时,使用淡墨色更能体现其中的含蓄和微妙之处。

第二首诗中,陈著提到:“墨痕浓淡情难尽,酒酣时看醉画楼。”这句诗表达了墨色的丰富性和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墨的浓淡变化无法完全表达出所有的情感,只有在心境舒畅、情绪醉熏的时候,才能真正领悟到墨色的意境和艺术的魅力。

第三首诗中,陈著写道:“墨香初染照纸白,笔走龙蛇写世间。”这句诗表达了陈著对墨色的热爱和对书法创作的追求。他认为墨色能够给作品带来生动的气息,用墨写字就像龙蛇游走,能够描绘出世间的万象。他相信墨色可以在一瞬间传达出千言万语,展现出极富表现力的艺术之美。

整体上,这组诗词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表达了陈著对艺术创作和人生情感的思考和感悟。墨色在他的诗词中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寄托情感和抒发思想的媒介。这些诗词通过简练而意味深长的语言,给人以深思和赏析的空间,展示了陈著独特的艺术观和情感境界。

诗词推荐

持节南来耸百城,就分帅阃握边兵。尽令殊俗窥风采,更许佳山托姓名。岘首要须刊伟迹,习池底事著狂生。风流人物今宗主,物物俱蒙不朽荣。

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沈沈。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琴弹夜月龙魂冷,剑系秋风鬼胆粗。

黄金一丸入云端,群贫望逐满长安。众人为贵嫣不惜,弃掷如泥资弹射。藏身叶底有能鸣,辜负春风拖雨翮。不飞上天诉至珍,几人辛勤拣砂石。

年年睡债苦相关,好梦长随苦角残。作意归来偿宿负,透窗遮莫已三竿。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痴云压陇如坚城,猛风击破如雄兵。寒溪古洞收不彻,有如奔车白旆归空营。林稍划划露微碧,玉匣渐见青铜精。影转西风流日脚,万斛黄金散空落,宝篦刮尽重瞳膜,倒盛一海春冰薄。世界倾在琉璃屏,神豪气爽肌骨清。不须七碗秋江波,两腋自有清风生。长忆当年玉川子,殷勤会问苍生

绝想凝真天地表。九□□□,□□□□□。行处旌幢参羽葆。五云随□□□□。□□神仙春不老。烟□□□,□□□□□。□□□□多与少。下窥海□□□□。

颇爱峡江江上山,几回陶冶付毫端。眼中谁为善图貌,貌与桐江相并看。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幼学壮行,终始惟一。凛然英气,尚父是匹。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濒海数十里,饥民及万家。雨多忧坏麦,春好忍看花。凿浅疏田水,占晴视晚霞。老农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君投筦库可知非,我饱官粮又愿违。旧国秋高鸿雁过,长淮水落白鱼肥。西风吹梦端相觅,南物留人也念归。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樽酒洗尘机。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勿生天地,营己合有私。鱼虾性所嗜,丁独令尔肥。□□赋我形,延颈正有需。吾颈高可跂,吾休颈可飞。吾喙长可啄,吾目光可窥。是皆尔所短,胡乃责我为。我亦号雪客,污我我有辞。君不见秦亡其鹿共逐时,高材疾足先得之。

我本厌虚名,致身天子庭。不终高尚事,有愧少微星。北阙空追悔,西山羡独醒。秋风旧期约,何日去冥冥。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

五百云霞侣,同胞生佛家。不贪三昧酒,共驾一乘车。猿馈霜余果,僧烹粥后茶。我来无供养,唯读妙莲华。

秋至人间灏气清。蓂馀三荚映阶庭。挺生豪杰为时瑞,来至簪缨亨世荣。天付与,寿康宁。不须举酒祝椿龄。楼头昨夜瞻南极,偏向梅峰分外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