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
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
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
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
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

作品评述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是唐代诗人吕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吕温向范司空送行的场景和情感。

诗中第一句“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描绘的是吕温在筑坛登上将坛的场景,他膝盖上铺着席子,倚在筹备会前事务。这一景象表达了吕温对范司空的敬意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表达了吕温对南方敌人的击败和北方边境的忧虑。虏、朝指的是敌国,南侵指南方敌人的侵略行为,北顾表示吕温对北方边境的关注和忧虑。

后两句“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可理解为吕温抗旌回朔方的秋天,抚剑挥动着旗帜。这表达了他秋天离开宫廷,投身朔方的决心和豪情。

接下来的两句“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描绘的是吕温登上山头,看到黄色的夕阳和满山的白色草地。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离开宫廷的目的和忧虑。

最后两句“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描述的是山脉横跨在旧秦塞之上,河流环绕着古老的灵州城,守军如同无所事事,只有猎骑才能自在游荡。这反映了边境戍卫的特殊环境和吕温选择边境的原因。

整首诗通过描绘吕温送行和吕温与范司空的情感,表达了对南方敌人的打击、对北方边境的忧虑,以及吕温离开宫廷,投身边境的决心和豪情。诗意凝练,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吕温的胸怀和边境的特殊环境,凸显唐代的英雄气概和边塞人的豪情。

诗词推荐

二圣垂鸿烈,天临四纪余。元台来率属,赐会宠刊书。世业叨荣甚,君恩可报欤。衮衣相照烂,归拥鹿鸣车。

一自乐卿司乐籍,夭桃秾李斗夸张。阴成却落他人手,始悟分厢作法凉。

瑶林猿啸春坡月,玉渊蛟舞秋崖雪。伊独脯麟饭胡麻,仙爪肯理君毛发。往事王远徵蔡经,苔碑寂寞颜真卿。嗅柑羽人叫无处,一鹤飞上寻真亭。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明日归长安,为君急走马。

红湿花枝软,青涵柳色鲜。未开新禁火,自起欲晴烟。坐卧销佳节,招寻忆旧年。故乡游乐地,心折泛湖船。

窣地簾光挂水精,玉钩斜处月初生。龙皮席上鹅毛扇,何必风来暑自清。

试来红阁觅飞仙,花落花开不记年。未问庭前几枯树,已将身世等桑田。

山晚江寒春雨疏,比来消息定何如。竹舆行倦异乡县,赖得金楼引睡书。

老怀原寂寞,非子竟谁货。去矣无多日,缅然相与情。云山留共往,风雪渺孤征。更解同行否,无为岁暮惊。

山色低衔小苑,春云暗宿空庭。秋千无月冷双绳。间却画栏人静。一夜海棠如梦,半窗银烛多情。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阴晴无定。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道丧虽云久,吾犹及老成。如今各衰晚,那更治刑名。懒惰便樗散,疏狂托圣明。阿奴须碌碌,门户要全生。旧隐三年别,杉松好在不。我今尚眷眷,此意恐悠悠。闭户时寻梦,无人可说愁。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九经三史学,穷妙又穷微。长白山初出,青云路欲飞。江僧酬雪句,沙鹤识麻衣。家在黄河北,南来偶未归。

多谢西池桃李。伴我一春沈醉。能有几多香,陪了一江来泪。憔悴。憔悴。又是落花铺地。

折叶每安心,连环非所计。感君扁舟返,念我一廛废。怀思乐全老,畴昔忘言契。丹砂傥已成,白首愿终惠。

脑脂侵眼耐昏眵,诗卷犹便小字题。浪信奇方须损读,即今刮膜胜金篦。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汲古斟今妙寡双,袖携西海激西江。中州无外皆同坏,旧命维新岂陋邦。烽火远书金可抵,丹铅退笔鼎难扛。不乾扪有谈诗舌,挂壁年来气亦降。

芳岁不我与,飒然凉风生。繁华扫地歇,蟋蟀充堂鸣。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田竖鞭髑髅,村童扫精灵。精灵无奈何,像设安所荣。石人徒瞑目,表柱烧无声。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位极君诏葬,勋高盈忠贞。宠终禁樵采,立嗣修坟茔。运否前政缺,群盗

群葩各分荣,此独贯时序。聊披浅深艳,不易冬春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