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赴召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作品评述

《送张端明赴召》是宋代周必大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正能教笔不欹,
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
总是甘棠去后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张端明的送别之情。作者称赞张端明的内心纯正,他的品行和教诲能够使他的书法作品不偏不倚。作者认为张端明在书法艺术上独树一帜,被众人公认为卓越的书法家。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张端明的身影,他的颜面筋骨似柳枝般柔韧,他留下的足迹在萧寺中依然可见。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张端明离去的思念之情,他总是在思念张端明离开后的甘棠之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张端明的赞美和思念,展示了宋代书法家的风采和情感。首先,作者称赞张端明的内心纯正,他的品行高尚,能够将这种纯正的心境融入到他的书法作品中,使其不偏不倚。这种内心的正直和品行的高尚是一个书法家必备的素质,也是古往今来众人所共知的。

其次,作者认为张端明在书法艺术上独领风骚,被公认为卓越的书法家。这表明张端明在书法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赏。宋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张端明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其书法造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张端明的身影,他的颜面筋骨柔韧如柳枝。这种描写既从外在形象上表现了他的柔和与灵动,也暗示了他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同时,诗中提到萧寺,表明张端明的书法作品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得他的艺术成就得以流传。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张端明离去的思念之情。作者用"甘棠"来形容离别之地,暗示了张端明离开后的地方给作者带来了无尽的思念和怀念。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张端明的敬佩和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书法艺术的赞美和称颂。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张端明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书法家的风采和情感。它既是对张端明的赞美,也是对书法艺术的歌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推荐

小蛮才把鸳衾摺。妆就梳横月。探海不似旧年心。却爱窗前纸帐、十分清。朔风吹起寒云动。午寝都无梦。黄昏更被竹枝声。唤起醒醒相对、一灯青。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日华风蕙正交光,羯末相携藉草塘。佳酒旋倾醽醁嫩,短船闲弄木兰香。烟丝鸟拂来萦带,蕊榼人收去约簧。今日好为联句会,不成刚为欠檀郎。

洒地移床曲槛前,葛衣萧爽接篱偏。庭空秋近露沾草,月落夜阑星满天。静待微风停素扇,旋消残酒漱寒泉。翛然自与氛埃远,安用骑鲸学水仙。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西斋坐来久,风竹撼疏篱。

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濂洛相传无别法,孔颜乐处要精求。须凭实学士夫到,莫作闲谈想像休。

忆昔东坡,秀夺眉山,生丙子年。盖内离子坎,四方中气,宜当此岁,间出英贤。河岳重灵,星辰再孕,来自赤城中洞天。新秋霁,萃一襟爽气,风露澄鲜。玉阶同听胪传。伴宝骊如龙丝袅鞭。正椿庭未老,同跻荣路,萼楼争耀,相照魁躔。即似坡公,金莲夜对,身作玉堂云雾仙。怜同岁,

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悬知少来往,石笋绿苔斑。

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过我诸公子,寂寥非世娱。茶须亲碾试,酒可倩行沽。日永乌皮几,窗寒竹火炉。不来寻翰墨,僮仆解吴歈。

大小痴禅,对谈甚底。背后人听,不能夺耳。切莫求安古佛名,当头便触贤侯讳。

锦城一别鬓成丝,今日山阴送杰师。乱絮飞花扑行路,正如东郭放船时。

丝串镂文银,高城日照鳞。擐来曾搅阵,一镞不伤身。

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褚。谁扫尘凡,独超物表,神仙中取。是昆丘标致,射山风骨,除此外、吾谁与。九酝醍醐雪乳。和金盘、月边清露。寿阳骄騃,单于疏贱,不堪充数。弄玉排箫,许琼挥拍,兹从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改,胎禽飞舞。待先生,

曲曲羊肠径,疏疏麂眼篱。渴蜂窥砚水,狂蝶入书帷。一枕轻安梦,数联萧散诗。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江草随春远,沙鸥伴我閒。殷勤东去水,送子过金山。

叔子祠荒岁已深,异时贤守重登临。岘山岑寂瞻风概,汉水灵长想德音。奉诏始闻新缔茸,有知那复叹湮沈。又刊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

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更向仕途贪恋,是痴人呆虑。水晶宫里饭莼鲈,中菰第一义。留得鬓须迟白,是本来真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