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理山避暑竹亭有作见寄次答》是明代作家周诗创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
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
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
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周诗在理山避暑的竹亭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作者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繁杂纷扰的社会生活的厌倦。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安静环境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琐碎事务的无奈和对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意境的渴望。

赏析:
1. 对立意象:诗中通过对比"能抗俗"的阮生和"得长林"的嵇子,强调了作者对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向往。阮生与嵇子都是历史上的文人,他们以追求自由、独立和高尚的品格而闻名。通过这样的对立,诗人表达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自由境地的追求。

2. 自然描写:诗中描绘了僻静的环境,开窗之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苍藤上挂着朱日的阳光,短榻下有浓密的阴影。这些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3. 内心追求:诗人通过"忘机事"和"云山意已深"来表达对尘世琐事的抛却和对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向往。这种追求使诗人在僻静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地,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心境平和与宁静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境地的向往和对纷扰生活的厌倦。同时,通过自然描写和内心追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与意境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和心灵的静谧。

诗词推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径畈山栖谢宦情,竹溪巷处闭柴荆。然藜曾伴刘中垒,起蕝谁招鲁两生。

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陋巷贫疑本姓颜,晚来闲步出林间。数声长笛吹沈日,一片残云点破山。岛寺渐疏敲石磬,渔家方半掩柴关。迟回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何年移置青齐道,遗壤颓墉犹四围。白露满田牛上冢,淡烟浮庙草钩衣。客过都当瓦砾后,鹤来岂止人民非。秦宫汉殿亦兴废,天地无穷哀雁飞。

林中梅花如隐士,只多野气也无尘,庭中梅花如贲人,也无野气也无尘。不疏不密随宜了,旋落旋开无不好。珠帘遣风细为吹,画檐护霜寒更微。诗翁绕阶未得句,先送诗材与翁语。有酒如渑谁伴翁,玉雪对饮惟渠侬。翁欲还家即明发,更为梅兄留一月。

元瑜思旧幕,几夜梦旌旃。暑退蒹葭雨,秋生鼓角天。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

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一住毗陵寺,师应只信缘。院贫人施食,窗静鸟窥禅。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邑事多商榷,惟诗未暇论。母慈催扇枕,父老谩攀辕。新戌谋何地,初程宿某村。西风有来雁,书札傥相存。

所操或异趣,并席宁相亲。臭味傥不殊,千里情犹伸。古今邪正间,何啻万微尘。平生阅世眼,服膺无几人。济济数君子,厖然气深淳。南郭服仁义,辙迹世所循。杨侯墨池孙,清厉凌苍旻。公干抱奇蕴,謦咳皆瑰珍。造物岂私我,惠我为德邻。贱子婴祸罗,蹭蹬巴江垠。弃逐类秦客,憔悴

兰氵茝被幽畹,桃李媚春阳。新婚结绸缪,鞶衿散芬芳。弃置父母欢,婉婉君子旁。白日丽鲜服,朗月澄清光。矢心以自固,愿为鸳与鸯。

游鱼跳水面,幽鸟啭山腰。各随飞潜性,人犹恋市朝。

翠巘公门对,朱轩野径连。只开新户牖,不改旧风烟。虚室闲生白,高情澹入玄。酒容同座劝,诗借属城传。自笑沧江畔,遥思绛帐前。亭台随处有,争敢比忘筌。

最是一年秋好处。橘绿橙黄,半带金茎露。翠幕珠帘开紫府。五云深处台星聚。昨夜玉皇传诏语。闻道君家,勋业高前古。赐与金丹并玉醑。

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雨师久退藏,风伯恣吹鼓。翁然西郊云,离合太荧侮。及兹一汛洒,颇亦清袢暑。几占鱼鳞天,仅得龙尾雨。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

宫殿曲江头,漠漠轻阴开彻。花柳都城三月,正禁烟时节。阿鸣**玉泉游,故老向人说。一片春风箫鼓,荡黎花香雪。

知尔怀亲忆故州,相逢沽酒且迟留。夕阳有恨荒荒白,江水无声泯泯流。孤鸟出潮投渚尾,野芦飞雪压船头。却愁明月中秋近,不得同登庾亮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