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遣怀二首

平生计功须壮岁,异时敌已尽亨途。
鬓须久已沾青女,穷达何劳问紫姑。

作品评述

《元夕遣怀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作品。这首诗以元夕之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怀。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第一首:

平生计功须壮岁,
异时敌已尽亨途。
鬓须久已沾青女,
穷达何劳问紫姑。

译文:
我一生奋斗的目标应该在壮年时实现,
而不是在别的时候,敌人已经被击败了,道路已经通畅。
我的头发已经沾染上了青丝,
穷困与富贵又何必去问紫姑呢?

诗意:
这首诗通过元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成就的思考。诗人认为,一个人在年轻有为的时候应该努力奋斗,争取取得功名地位。他暗示了自己在年轻时没有充分利用好时机,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而等到敌人已经被消灭、道路畅通时,自己已到了年老的阶段。诗中的"鬓须久已沾青女"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头发已经变成白发的意象。最后两句"穷达何劳问紫姑"表明了诗人对贫富和命运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已逝的时光的无奈和懊悔。

赏析:
《元夕遣怀二首》以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抒发了诗人对自身经历和成就的思考。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未能在年轻时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对命运的无奈。诗词中的青丝、紫姑等形象化的描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增强了诗词的意境。整首诗笔调淡然,表达出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对人生经历的深思。这首诗通过以元夕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日暮乘羸马,因过太史家。竹窗谈脱麈,槐树暝栖鸦。邦瘁稽前咏,人亡起彼嗟。夜分归不寐,犹照角巾斜。

一点臙脂染蔕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闻歌汴渠劳,谩缀汴渠诗。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浊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天王居大梁,龙举云必随。设无通舟航,百货当陆驰。人间牛骡驴,定应无完皮。苟欲东南苏,要省聚歛为。兵卫讵能削,乃须雄京师。今来虽太平,尽罢未是时。愿循祖宗规,忽益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射策金门记昔年。又交藩翰入陶甄。不妨衣钵再三传。粉泪但能添楚竹,罗巾谁解击吴船。捧杯犹愿小留连。

暝从石门宿,摇落四岩空。潭月漾山足,天河泻涧中。杉松寒似雨,猿鸟夕惊风。独卧不成寐,苍然想谢公。

生涯未办阔疏酒,书册相携检点梅。过眼事真如堕甑,向人口合且衔枚。昨窥古镜十分瘦,病起晴窗一砚埃。举世好竽吾好瑟,故人犹索写诗来。

联魁金玉龙头选,诏下今朝遇己知。上国风光初晓日,御阶恩渥暮春时。内庭考最称文异,胪唱宣名奖意奇。故里仙才若相同,一年攀折两重枝。

净值香来水北,残蝉声度桥东。清沚金鳞漾绿,夕阳白鹭翻红。

绝爱西湖疏影诗,要知犹是未开时。如今开尽浑无缝,只见花头不见枝。

蛟窟荡君妖,霞帷快飞举。横江余铁锁,中流屹砥柱。主人谪仙人,道学侔千古。紫皇香案前,掉头不肯住。亭悬孺子榻,帘捲西山雨。鸡犬许同升,我欲骑鲸去。

龚生来过我,极意论先天。自得环中趣,无言已十年。

灭吴不解诛宰嚭,拜假何须便不咨。受任两无曹与马,槛车破了欲何之。

菜耳杯盘冷似水,开元天下缓如春。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人言雨杀风,雨急风未柔。独扶慈母丧,泪与河水流。河水有冬竭,泪泉长在眸。予生五十二,再解官居忧。昨者母疾亟,骨肉相聚愁。橐中无一钱,缓急何可求。母当临终时,嘱我贫莫羞。随宜具棺敛,厚贷压人头。死事定无益,生偿且无由。泣涕听母言,心肠

江梅留待主人还,见说归时得饱看。回首残花飞作雪,一峰当户正高寒。

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未驾羸骖返故乡,且寻拙笔傍书窗。默嘲流汗野猪岭,绝胜伤心朱雀航。

匹雏力薄难轩轾,一鹗能高易挽推。屡见衮衣闻吉语,安知夹袋偶遗才。易云极困将亨矣,谚说平分有是哉。若饯古公烦问讯,蚤开翘馆筑金台。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