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

剥啄君来破郁陶,解包相对煮溪毛。
一坡修竹无穷意,可但灵云只见桃。

作品评述

《嗣知客远访筠溪留旬馀将归以偈送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知客人远道来访筠溪,暂留数旬后将归去,以诗偈送别。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客人远道而来拜访筠溪,与主人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客人即将离去,主人以诗偈表达了对客人的欢送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弥逊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诗人采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对客人访问筠溪的描写,表达了对客人的赞赏和感激之情。

首句"剥啄君来破郁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客人的到来,以及他的到来给主人带来的愉悦和开心。"剥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接着的"解包相对煮溪毛",描绘了主人与客人相对而坐,共同品味着筠溪的美景。"解包"暗示客人已经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与主人共同分享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下一句"一坡修竹无穷意",将注意力转向了筠溪的景色。"一坡修竹"形容了溪边茂密的竹林,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秀美。

最后一句"可但灵云只见桃",通过对云雾和桃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灵云"和"桃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也暗示了客人的离去。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客人到访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客人的祝福和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氛围。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西丘对秋风,萧飒如原隰。木落景扶疏,碧环天壁立。余霞拂暮散,夕鸟寒更急。独有松上鹤,不为鹦鹉粒。

执宪随征虏,逢秋出故关。雨多愁郢路,叶下识衡山。地远从军乐,兵强分野闲。皇家不易将,此去未应还。

汗血驾鼓车,何従致千里。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

翠嶂围屏。留连迅景,花外油亭。澹色烟昏,浓光清晓,一幅闲情。辋川落日渔罾。写不尽、人间四并。亭上秋声,莺笼春语,难入丹青。

二十五年丁令威,二十五日鬓成丝。尘埃满面脚欲破,酒肉薰心舌尽痴。雨出郭门聊一洗,日从原口便相随。振衣直上千峰顶,却寄金山长老诗。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蹋九州。

官牌夹外少人烟,商妇琵琶久断弦。司马青衫不须泣,江鸥对我正忻然。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清晓移舟及暂晴,水花明媚照娉婷。银筝玉柱纤纤手,翻得新声醉里听。

仙翁八十保纯精,自解真符不送迎。信是虚闲能却老,从教草木不知名。交邻有兴开三径,只用无求度一生。闻说嵌岩云石路,翁能行处我能行。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讲道未凋零,犹堪续祖灯。谁知青嶂里,自有白头僧。老貌松根石,闲心月下冰。往来车马者。应笑倚枯藤。

萧萧乌帽黄衫。烟水拍云岩。风清月白,一双碧眼莹秋潭。四海九州,茫茫东北,渺渺西南。松霜杉露毵毵。龙门隔如参井,青城佳气与天参。蔽山充野,牡丹红外茯苓甘。鹤顶凝丹,隙驹蹀_,尽百年闲。乾坤云海风帆。谯名定,涪陵人。受道于伊川。后弃乡里,隐河洛。复归蜀,居青城

云膜辛勤护月华,一重縠子一重纱。玉奁忽透菱花影,淡与油窗描杏花。

舟泊浔阳城下住。杳蔼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波一望空无际。今夜月明风细细。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不必琵琶能触意。一樽自湿青衫泪。

山月缟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蹋梅花影。

能赋凭高所得多,海云岩崿若君何。兼通西竺瞿昙意,欲和南风虞舜歌。怪石甘泉作檀施,长廊古殿荫多罗。相期正始微言绪,诗眼休嫌俗吏过。

万事云何只有吁,闲调经世月牙吾。要知剥复无非数,不定乾坤未用儒。莫问遮非并舜是,但存房范与膺模。洗心□有义方易,间气须教半点无。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