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作品评述

《天姥岑望天台山》是唐代灵澈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灵澈站在天姥岑,远望天台山的景色。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天姥岑望天台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和对山峰的壮美景色的赞美。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临海市,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姥岑则是天姥山下的一座山峰。

第一句“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描绘了天台山的壮观景色。天台山是由许多山峰组成的,诗中用“众峰”形容,表达了山峰的众多和辽阔。华顶是天台山的最高峰,作者用“当寒空”形容其高耸入云的姿态,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描绘了天台山常常被云雾遮盖的景象。由于天台山地处海洋气候区,云雾经常笼罩着山峰,使得山峰看起来时而被云雾遮挡,不完全可见。崔嵬是指山峰高耸入云的样子,用来描绘山峰隐约在云中的形象,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天姥岑望天台山的景色,通过山峰的高耸、云雾的遮挡等细节,展现出作者对山峰的敬仰和对壮美景色的赞美。诗意充满了野趣和壮丽之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而动人的印象。

诗词推荐

何处吹愁角一声,大江东岸吕蒙营。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严严天齐,自古在昔。虏寸之云,四方其泽。惟时东作,祀事迺饬。惠我无疆,恩沾动植。

自向朱门启薜萝,白云丛桂倚婆娑。亲裁《同姓诸王表》,家习《中山孺子歌》。腹有三壬宁论贵,胸藏二酉不言多。生儿且喜称隆准,胜带皆鸣九子珂。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落日香尘拥归骑,□风油幕动高烟。

只说琳川,精吏道、恢恢余地。元来是、深衣儒者,将儒饰吏。传世四书端实学,待人一县皆和气。及芳辰、美解赋归来,真堪醉。肩已息,心无愧。青鬓在,苍颜未。符君家翁子,□年当贵。九十月终行鹜退,三千水击抟鹏易。岂有材、如此不超迁,行知遇。

万里归程许过家,移将二十四桥花。石湖从此添春色,莫把蒲萄苜蓿夸。

恨入眉峰翠,寒生酒晕红。临期凝泪洒西风。须信世间无物、似情浓。玉蹬敲霜月,金钲伴晓钟。凄凉古驿乱山重。今夜拥衾无寐、与君同。

蒲津棠树两閒人,我愧虚名帝亦闻。三世往还为近戚,一时递互唤徵君。虽同闭户辞丹诏,尚阻连床卧白云。苦恨中条镇相隔,老来离思转纷纷。

不向杯中觅圣贤,独於山水意悠然。相门事业方传世,官路升沉祗信缘。万卷图书资博约,九衢车马任颠连。翠微卜宅须相近,且住蓬壶小有天。

朔风一夜渡江村,北望云飞不忍言。仙隐老寻双橘柚,避秦人爱小桃源。烟波乱逐鸱夷舸,烽火遥腾马偾辕。闻道此山真福地,不知何处更离魂。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一叶落时天下秋,不风流处却风流。木人退步金绳断,直下无机牵铁牛。

昔逢重九日,初识独孤君。并辔洮河马,联诗剑阁云。已悲吴蜀远,更叹死生分。安得持卮酒,浇君丈五坟。

崖海真何地,驱来坐战场。家人半分合,国事决存亡。一死不足道,百忧何可当。故人髯似戟,起舞为君伤。

微生叹数奇,衰疾久见面。遥闻乡大夫,今日潘怀县。列宿罗胸中,可但书万卷。抚宇究衷曲,诛求无俗见。已多钟子知,且上北面荐。顾以疾自歉,往见身如绊。缅想沧浪台,吏退足清燕。诗坛建旗鼓,来往纷俊彦。未修维梓敬,徒起临渊羡。邂逅得披承,英风起衰懦。靦颜谢不敏,多言

同朝尚忆当时事,我去明朝公入台。岳柱摧边忽英簜,海尘扬处又蓬莱。梦阑杞国忧天痛,世换辽东避地回。似尔全归亦巡憾,贞元遗曲自生哀。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真生无可生,真灭无可灭。寂灭忽现前,虾蟆吞却月。

长相思,相思长,有美人兮在扶桑。手攀珊瑚酌霞气,口诵太乙朝东皇。鲸波摩天不可航,矫首欲渡川无梁。去时遗我琼瑶章,蛮笺半幅双鸳鸯。鸳鸯不飞墨色改,揽涕一读三断肠。前年寄书吴王台,西湖杨柳青如苔。今年东风杨柳动,鸿雁一去何当回。欲弹朱弦弦断绝,欲放悲歌声哽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