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江清远轩壁

江清疑可濯吾缨,小泊扁舟绕寺行。
对岸丹枫寻不见,雨云遮断古萧城。

作品评述

《题临江清远轩壁》是宋代赵汝礩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水清澈,我可以将缨带浸泡其中,
小舟停泊,绕行着寺庙。
对岸的红枫找不到踪影,
雨云遮住了古老的萧城。

诗意:
这首诗以江水与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中的江水清澈,让诗人觉得可以将缨带浸泡其中,表现出他对清澈的江水的向往和渴望。小舟停泊在江中,绕行着寺庙,通过描绘宁静的航行场景,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心境。然而,对岸的红枫却无法被发现,雨云遮住了古老的萧城,给整个景象带来了一丝萧索和阴郁的气氛。这种对红枫的无奈和对被雨云遮挡的萧城的遗憾,进一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水和自然景色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江水清澈和小舟绕行寺庙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然而,对岸的红枫却找不到踪影,雨云遮住了古老的萧城,揭示了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整首诗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遗憾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诗词推荐

瀚海重润,地纪亦归。吞受百渎,限制北陲。一视同仁,我心则怡。嘉荐玉币,神其格思。

涉涧登山倦不胜,松间敲户有人杂。竹帘琐细炉烟直,小作蒲团入定僧。

可惜九城落照,被遮一带遥山。凉波澹澹欲生烟。悲风来野外,秋气满尘寰。早识身如传舍,未知心遣谁安。紫薇朱槿已开残。今宵明月好,休去倚阑干。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栗里渊明径,桤林子美堂。乱离容不死,穷乏果何伤。红粒炊{左禾右山}饭,青苔煮菜汤。甲兵才偃息,城市转荒凉。最苦樵苏贵,曾微药饵良。频仍赊酒饮,卒急卖书偿。败絮熏还曝,粗絺洗更浆。炎蒸虽惭迫,寒冷尚宜防。沦茗徵瓮盏,包梨集纸囊。头昏修菊枕,肤汗拭藤床。困倦成衰

青橘霜露时,英英秀中园。问讯讯居人,今岁朝不蕃。云有孤儿来,手触枝上丸。呜呼此义木,痛感在吾言。

如何是宾中主。云兆分其五,又曰引。〔颂〕宾中之主,玄沙猛虎。半合半开,唯自相许。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笃道罗夫子,平生一展禽。由由无失已,耿耿独垂今。问舍家仍在,居家隐自深。祗今人不置,无处辞朱金。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竹绕疏篱水绕村,一枝无语更黄昏。暗香似识骚人意,月澹无风自入门。

山林往不返,朝市去无回。能乐穷通者,真知出处哉。次山称漫仕,彭泽赋归来。堪笑胁肩子,相从不待媒。

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姬。记得那年三五夜,快行擎驾倒行归。

谷口今逢避世才,入门潇洒绝尘埃。渔舟下钓乘风去,药酝留宾待月开。数片石从青嶂得,一条泉自白云来。竹轩相对无言语,尽日南山不欲回。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异方同宴赏,何处是京华。亭景临山水,村烟对浦沙。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

卜筑愔愔不记年,蒲团布衲夙因缘。一灯明灭照秋雨,残炷有无萦暮烟。空谷风篁自无韵,虚窗霜叶警安禅。昔游尚记春强半,幽鸟相呼细柳眠。

门前三径在,潇洒傍林塘。何事惟栽菊,其家本姓黄。严霜坚晚节,细雨润幽香。指下谁能及,多收起死方。

幽阶苔藓翠纖纖,屐齿沾濡逐步黏。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

秋来不谓见春华,疑与春风是一家。已向枝头开菊蕊,更来菊上作桃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