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天台李道士斋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
谷静松花落,桥横涧水鸣。
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

作品评述

《寻天台李道士斋》是明代诗人周忱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瑶草迷行径,
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
鸡犬不闻声。
谷静松花落,
桥横涧水鸣。
云间双鹤下,
疑听紫鸾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寻找天台李道士斋的人的心境和所见所感。

首句"瑶草迷行径",描绘了行人在茂密的瑶草中行走,迷失了前进的路径。这一句用瑶草的形象表现了人世间的纷扰和迷茫。

接下来的两句"丹台近赤城,山川遥在望",描绘了丹台(指道士修炼的地方)靠近赤城(指高山)的景象,并且山川的景色在远处可望而不可及。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们追求道士修行的心愿和对高山远景的向往。

下一句"鸡犬不闻声",表达了行人所在的地方寂静无声,没有听到鸡鸣和狗叫。这一句以寂静的环境形象,强调了寻道的地方的幽静和超脱尘世的氛围。

随后的两句"谷静松花落,桥横涧水鸣",描绘了山谷的宁静和松花的飘落,以及桥横跨在溪水上,溪水发出潺潺的声音。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安详祥和的氛围,与前文的幽静相呼应。

最后两句"云间双鹤下,疑听紫鸾笙",描述了云中两只鹤降落下来的情景,仿佛还能听到紫鸾的笙箫声音。这一句通过对神秘的仙鹤和神仙音乐的描写,给人以超脱尘世、与仙境相通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道士修行和与神仙仙境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周忱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神秘超然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追求精神境界的美感。

诗词推荐

才高未及贾生年,何事孤魂逐逝川。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

珠帘玉栅绮罗丛,犹有承平京洛风。饮罢归来游骑少。一庭明月夜方中。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悠哉东湖水,不迎亦不随。相对澹无谈,可以乐我饥。

湖中女,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轻裾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主家薄幸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君不见东家女伴粗目丑,嫁得比邻呼何忪。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旗。丹井泉偏冽,铜盘

历遍崔嵬又涉川,菊秋还见早梅天。重来槁顶惟添老,屡对青山似有缘。携友拟为深谷隐,有僧可问小乘禅。临风却忆南塘老,便脱芒鞋棹去船。

鸣鼓人皆可,弹琴今复谁。尽赊王媪酒,休赋大苏诗。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从来汉将说张韩,泗水流澌浴铁寒。待沂隋河趋洛口,却登灞岸复长安。

余寒正怯。金钗影卸东风揭。舞衣丝损愁千褶。一缕杨丝,犹是去年折。临窗拥髻愁难说。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待摘玫瑰,飞下粉黄蝶。

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历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颠连。而今世界须男子,又杀支那二少年。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僧不须敲饭后钟,自携茶去借松风。斩新山色佛头绿,依旧桃花人面红。春瓮贮冰摇玉螘,夜堂烘蜡缀钗虫。山灵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烟雾蒙。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竹密无空岸,松长可绊舟。蟪蛄潭上夜,河汉岛前秋。异夕期深涨,携琴却此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