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五首

今宵何处惬清游,震泽波心太华头。
初出海张红锦扇,到中天挂水晶球。
兔蟾迸作双轮现,金火溶成一鉴秋。
惟有飞仙知表裹,入他宫殿又焉瘦。

作品评述

《中秋月五首》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之夜,我在何处欣赏着宁静的景色,湖面波光粼粼,像是一颗华美的珠宝。初次踏上海上,手持红锦扇,仿佛揭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当月球升至中天,宛如悬挂的水晶球。兔子和蟾蜍跃动着,它们的形影在月光下显现,金色的火焰融入一个秋天的镜子中。唯有那飞仙才知道如何包裹住这美景,进入他的宫殿,却又怎能不瘦弱。

这首诗词以中秋之夜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其中蕴含的哲理思考。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湖面的波光、红锦扇、水晶球等元素融入到诗中,形象地展示了中秋夜的神秘和宁静。通过兔子和蟾蜍的形象,诗中传达了事物的变幻不定和短暂性,同时凸显出月光下景物的美丽和神奇。最后,通过描写飞仙,作者暗示了美的存在和欣赏需要一种超越常人的视角,寓意着人们需要超脱尘世才能真正领悟美的内涵。

整首诗词以宁静、美丽的意境为主线,结合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营造了一种浪漫、神秘的氛围。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中秋夜的宁静与神奇,思考事物的转瞬即逝和美的存在方式,同时也能体味到作者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带领人们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贪观眉妩翠,舣棹碧云间。萧寺前临水,丁家旧住山。苔深僧迹静,松冷鹤巢鳏。拜手先祠下,奔驰觉汗颜。

使君人物旧乌台,天听虽高力挽回。湖水欲平江为退,秋田未旱雨朱来。云随黄鹤游何许,风满南楼亦快哉。凉意入秋清可画,月岩知有桂花开。

扶杖起病初,策马力未任。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以此遂成闲,闲步绕园林。天晓烟景澹,树寒鸟雀深。一酌池上酒,数声竹间吟。寄言东曹长,当知幽独心。

小筑瞰清流,人閒境更幽。蒹葭寒带水,蟋蟀静吟秋。

槿树成篱落,松脂化茯苓。闲开笼鹤栅,时过狎鸥亭。汗简修书史,持杯阅酒经。尘缨终不缚,何愧草堂灵。

直出直入,直行直坐。直禅上人,直须恁麽。本自圆成,不立功课。饥来吃饭,寒来向火。不在瞿昙,非干达磨。拟心思量,返遭殃祸。我说是言,已招口过。明眼人前,一场话堕。请事斯语,无忘骨剉。

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灵岳几千仞,老松逾百寻。攀崖仍蹑壁,啖叶复眠阴。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江湖寥落转飘蓬,归梦年年逐去鸿。吟鬓一番春又半,杏花无语立东风。

北风吹劲翮,凌厉欲云奔。门棒敛行色,县花消别魂。进舟寒濑涩,回道乱山昏。珍重操刀事,余言淡可吞。

策杖政成时,清溪弄钓丝。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杨梅今熟未,与我两三枝。

买宅严滩上,幽栖十载余。共怜翁失马,独喜我知鱼。宾客千钟酒,儿郎万卷书。须移歙州住,缘此是乡居。

闷见戈鋋匝四溟,恨无奇策救生灵。如何饮酒得长醉,直到太平时节醒。

送尔咸阳道,风霜冷不胜。鸡啼将落月,马怯欲消冰。火后无秦殿,回中有汉陵。斜阳看故国,烟树郁层层。

父祖成完节,丹心激懦夫。忱戈枭逆虏,抚剑志伊吾。忠孝公何愧,哀荣世所无。从今紫荷橐,接武上亨衢。

受请终南住,俱妨去石桥。林中秋信绝,峰顶夜禅遥。寒草烟藏虎,高松月照雕。霜天期到寺,寺置即前朝。

相望。楚江上。萦水缭云闻妙唱。龙沙醉眼看花浪。正要风将月傍。云车瑶佩成惆怅。衰柳白须相向。

巫歌瓦鼓自村村,下鬼安能谒帝阍。尽室每愁风卷屋,何时得见雨翻贫。久无蚯蚓来堂上,颇说飞蝗集谷根。投老躬耕营一饱,客怀岁晚不堪论。

声驰南国秀千林,逸气终疑困华阴。病任烧空不烧火,诗唯传句不传心。当年宗鲁江西梦,异日睎颜洛下吟。直把风流付邱壑,真如封锁匣中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