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感怀(其四)》
拼音和注音
qì zhì ān zú chén , wáng méi wú hái q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弃置:(动)扔在一边:~不用。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明堂飨元祚,称岁朝京师。
侵晨宴鸾台,日夕宿兰池。
翩翩佳公子,三五相追随。
十千平乐酒,羽爵何参差。
长歌激清风,顾眄生光辉。
秉我径寸翰,兴文一如飞。
旁人徒嗷嗷,匹侣当自知。
离别难预图,乐往自成悲。
仰观素雪流,俯见朱华披。
弃置安足陈,亡没无还期。
百年譬影响,倏忽谁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