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
政恐曲生深作崇,可怜髯簿顿成疏。
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
落势今年残未已,只应从此并无馀。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是宋代曾几所作。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齿危但以粥充虚,
辜负公家夏屋渠。
政恐曲生深作崇,
可怜髯簿顿成疏。
动摇不减韩吏部,
蹴踏非同焦校书。
落势今年残未已,
只应从此并无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失意和对时局的担忧。诗人在饮食方面受到限制,只能以粥来填充空虚的胃口。他感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重大,但却未能尽力履行,辜负了公共利益。政治的曲折和深奥让他感到担忧,他可怜那些为政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了无能或疏忽的官员。他认为动荡不安的局势并没有减少,政治官僚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他感叹国家的衰败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政治现实的忧虑。诗中的"齿危"指的是诗人年老失去牙齿的状态,但他只能以粥来填充胃口。这种形象化的表达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困顿。诗人通过"辜负公家夏屋渠"的语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的遗憾和愧疚之情。诗中还提到政治的曲折和深奥,以及官员的能力不足和疏忽,这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担忧。最后的两句"落势今年残未已,只应从此并无馀"暗示了国家衰败的局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于自身和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担忧。它体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观察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个人能力和力量的无奈。这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揭示,呈现了宋代社会的政治困境和衰落的景象,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叹镜中白发,元不向、酒边栽。奈诗习未除,客愁易感,剩要安排。浮名任他有命,怕青山、颇怪不归来。出屋长松招鹤,绕渠流水行杯。浪驱羸马踏江淮。幽梦苦相催。甚狭路嵚崎,雄心突兀,谁忍徘徊。此事正烦公等,笑曹刘、只合作舆台。我自人间屈曲,青云有眼休回。

玉露寒凝颗,银河澹泻流。每年才到此,无处不惊秋。便有清凉意,潜消旱涸忧。附炎蚊弄喙,可笑不知休。

啸傲东轩得此生,平章物理忆渊明。晴塘滟滟起萍浪,夏木阴阴求友声。聊欲庶几三不惑,谁能复较四难并。旋烧蟹眼烹鹰爪,啜罢呼儿课二京。

菰甘因辍送,荔熟亦均分。食指真欺我,脾神不似君。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暮景交朋尽,何人问死生。卧於蜗室底,看得鹊巢成。缘绝门常静,心空疾渐平。又思扶杖出,溪上听泉声。

功名随露电过,文字与星斗垂。吾评潞公五福,何如放翁万诗。

截湾冲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掠草并飞怜燕子,停桡独饮学渔翁。波涛漫撼长潭月,杨柳斜牵一岸风。便拟乘槎应去得,仙源直恐接星东。

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宫面可B62C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林花谢了春红,[2]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3]相留醉,几时重,[4]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秋日同文馆,来游翰墨场。预闻周俊造,多有汉文章。兰室依新润,芸书识旧香。逢辰强思报,矫首咏明康。

扬眉吐气快生风,万里归来虎帐中。竭节任公营之计,解纷排难激丹衷。只凭忠信行冯貊,遂使声名等贷崧。一德一心天所祐,定知福寿享无穷。

每因髀肉叹身闲,聊欲勤劳鞍马间。黑黄旗端未免,会冲风雪出榆关。

梯险登霞外,乘流过竹西。寒溪随雨涨,高阁与云霁。双鹤有时舞,孤猿何处啼。清吟无尽兴,白石可留题。

广陵老人争持壶酒,朝言送少年使君,暮言迎少年太守,少年俱是玉墀人,文章快利生铜吼。莫作芜城赋,事往复何有。莫听嵇康琴,商声岂堪久。今当太平非不偶,星宿煌煌罗北斗。杨州古富变荒凉,万俗一心依父母。地包淮海江湖宽,货走荆吴楚越厚。开酿刲羊愿遇宾,天下沄沄不轻口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孔明西去终扶汉,散骑南来莫拯唐。同时卧龙殊用舍,古今易地两南阳。

朝发宜都渚,北风吹五两。船头各浇酒,月下齐荡桨。

鸣玉滩头片月生,波光掩映钓舟横。何人隔岸吹长笛,一曲凉州恰二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