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珍见赠

汴柳氎氎绿蔽河,春城旅舍数相过。
一闻高论烦襟豁,更捧新诗雅贶多。
清鉴欲回荆玉价,芜音难断郢人歌。
儒林志业期千古,旧事惭君话决科。

作品评述

《答元珍见赠》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交流诗文之间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柳氎氎绿蔽河,春城旅舍数相过。
这句诗描绘了汴河畔郊外的柳树郁郁葱葱,掩映着整个河流。人们在春天的城市旅馆中相互来往。

一闻高论烦襟豁,更捧新诗雅贶多。
这句诗意味着当听到高尚的言论时,繁琐的心绪可以舒畅开朗。更多的新诗被赞美和奉献。

清鉴欲回荆玉价,芜音难断郢人歌。
这句诗表达了对文人才情的赞赏之情。他们的才华如同贵重的玉石,如同郢人的歌声,让人回味无穷。

儒林志业期千古,旧事惭君话决科。
这句诗词表达了对儒家学术事业的期望,希望他们的志向可以流传千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的成就感到惭愧,相比之下,对方的话语更加决绝明确。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生动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才情的赞美和对儒家学术事业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对比,以及对过去自身成就的反思,形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不是东风巧剪裁,如何春夜碧莲开?江城寂寞无歌舞,唤得梅花劝一杯。

蓟楼望燕国,负剑喜兹登。清规子方奏,单戟我无能。仲冬边风急,云汉复霜棱。慷慨竟何道,西南恨失朋。

孟流到梁朝,不契梁朝意。放过一著,走入魏地。神光谩说安心,未兔失却一臂。

谁与江瑶角长雄,一时风味两无同。吾儿不友王文度,底肯分甘及乃公。

井花新抻白芙蕖,坐看纷纷脱雪肤。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乱满江湖。

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逗水光。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韩惠开渠止暴秦,营田万顷饱秦人。何殊般肉供羸兽,兽壮安知不害身。

急流方了又高冈,日永周旋未觉忙。壁上字多知店老,岭边松茂喜车凉。丛丛乱篠承欹石,帖帖新荷峦小塘。湆澹恶滩应笑我,为虞鱼腹犯羊肠。

丁君神灵斡天枢,一叱二龙遗戏珠。龙来求珠珠不与,吐下腥涎满庭宇。僧繇画柱真龙形,有龙来鬭风雷鸣。君篆灵符才入铁,龙走今存去时穴。予问此穴奚出龙,羽衣谓穴龙潭通。

小小茅亭短短窗,海棠围里柳中央。乍晴萱草浑无力,落尽梅花尚有香。

玳筵绮席绣芙蓉。客意乐融融。吟罢风头摆翠,醉余日脚沈红。简书绊我,赏心无托,笑口难逢。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

己亥十月六,早为立冬日。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醉卧二更醒,起视天宇黑。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鼜。今年未有霜,贫民或

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岂是沕渊行雨懒,亦非避地入山深。喜看素瀑飞青壁,不管苍苔卧绿沉。西北城高刁斗急,将军未可问山林。

早起未梳头,小园行遍。拄杖穿花露犹泫。菊篱瓜畹。最喜引枝添蔓。先生独自笑,流莺见。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最要四时长看。群芳休怪我,归来晚。

梁苑孝王迹,灞陵游客心。牧羊来海上,泛棹向山阴。兴赏曾何浅,羁栖栖以深。穆歌犹在竹,郢曲自传琴。旗冻沾天仗,枪寒拂羽林。且为丰岁庆,休作苦寒吟。掩帙都忘虑,焚香静拥衾。晴明一登阁,暮色遍高岑。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布衾生凄寒,夜夜梦归去。心恐秋风深,摧残紫荆树。

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破晓霜晴快活天,少微光彩焕台躔。来往紫府飞仙窟,生作皇家间世贤。勋业定应铭鼎鼐,仪容端合珥貂蝉。外家旧事今重睹,又致升平五百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