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

抱郭清溪一带流,浣花溪水水西头。
重来杜老谁相识,沙上凫雏水上鸥。

作品评述

《浣花溪》是宋代苏泂的一首诗词。它以浣花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抱着郭边清澈的溪水流,
浣花溪水流向西头。
再次来到杜老的身旁,
沙滩上有凫雏,水面上有海鸥。

诗意:
《浣花溪》以浣花溪为题材,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描述了溪水从郭边流过,水流清澈见底。他回到浣花溪的水源处,与杜老再次相见。诗中还描绘了沙滩上的凫雏和水面上的海鸥,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赏析:
《浣花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山水田园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浣花溪象征着清澈纯洁,流淌的溪水给人以宁静和安宁的感受。诗人把自然景色与人物相结合,给人以和谐的感觉。与杜老再次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重温旧梦的情愫。凫雏和海鸥的描绘则增添了生动和活力,为整幅画面注入了一丝活泼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山水田园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它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思。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莫笑归耕计未然,我今得计是归田。天公若也怜衰晚,更乞閒身二十年。

騄骥初失群,亦自矜趫腾。俯仰岁时久,帖然困蚊蝇。豪鲸逸其穴,尺水成沧溟。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物理有翕张,达人同废兴。幸无怵迫忧,聊复曲吾肱。鱼目出泥沙,空村百金珍。豫章值拥辏,细细供蒸薪。论材何必多,适用即能神。托交何必深,寡求永相亲。鲍叔拙羁鲁,张生

乘闲聊复出城游,所喜相从尽胜流。已对江山销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须知世事浑如梦,还念人生尽若浮。君若更辞花下醉,问君能有几春秋。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迢递经恒野,崎岖薄井陉。晚风吹雨过,山色入云青。车路愁方轨,旗亭可建瓴。太行真地险,拟勒北山铭。

□□□迹□禅关,□殿清虚桧影间。客□□临来此境,僧□兴废指前山。醉闻溪溜吟怀□,坐对岚峰世虑闲。他日功成重游赏,烟霞风物异尘寰。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翻头作尾掉枯藤,腊月花开更造冰。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炉沈水醉红灯。

沧海沥乾,太虚充满。衲僧鼻孔长,古佛舌头短。珠丝度九曲,玉机才一转。直下相逢谁识渠,始信斯人不合伴。

酒入愁肠,谁信道、都做泪珠儿滴。又怎知道恁他忆。再相逢、瘦了才信得。

新绿园林微雨后,落红庭院夕阳时。一声杜宇催春去,贪睡棠妃未必知。

仙往径独在,亭高山若堆。知非凡木比,识得洞宾来。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

安石风流苦未遥,重来遗迹尚山椒。一丘元自无花草,底事令人觉意消。

村北村南水响齐,巷头巷尾树阴低。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

松陵清净雪消初,见底新安恐未如。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鲙残鱼。

坤元分气谓无间,南崖北崖才尺寸。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气谓无颇。南枝北枝能几何,春早春迟差尔多。我来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迹。北枝晚出犹弄色,惊见北枝问南枝。寒香羞受时辈知,随清风入孟郊诗。诗之视梅类高致,孟之视诗浑细事。至大至刚浩然气,其诗拔我尘埃余。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凛凛古循吏,堂堂真巨公。死生忘度外,邪正烱胸中。忧世心诚切,筹边事已空。龟潭山下水,流庆与无穷。

修顶磨穹苍,云烟杂古床。僧饭钟声远,仙风桂子香。老桧有寒操,怪石多冷光。俯瞰城郭人,衮衮名利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