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次韵申季山

车马喧临十二门,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

作品评述

诗词:《都中次韵申季山》

车马喧临十二门,
乐从闲处度朝昏。
诗书岂为功名重,
轩冕何如道谊尊。
志士不能行所学,
明君亦或讳忠言。
世间事事如人意,
未必商山有绮园。

中文译文:
车马喧闹来到都城的十二城门,
欢乐从宁静的地方度过早晚。
诗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功名的重要,
皇帝的服饰和权势又何如道义的尊重。
有志向的人不能实践所学的知识,
明君也许会回避忠言。
世间的事情并不总是如人所愿,
商山的绮园也未必存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戴复古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都城的繁华和喧嚣,以及欢乐和宁静的对比,表达了对功名权势的淡漠态度和对道义尊重的思考。

诗中提到诗书并不是追求功名的唯一追求,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他认为,追求道义和友谊的价值更加重要和高尚。诗人倡导志士应该实践所学,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而不仅仅追求学问的名声。

诗的后半部分涉及到明君和忠言的关系。明君指的是明智而明察事理的君主,诗人暗示明君有时会回避听取忠言的建议,这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或其他原因。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志向的人表达忠言,也可能无法得到重视和采纳。

最后两句“世间事事如人意,未必商山有绮园”,以平淡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现实世界并不总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发展,有时美好的事物也并非必然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冷淡态度,强调了道义和友谊的重要性,并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这些思想和情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

残照西风一片愁。疏杨画出六桥秋。游人不上十三楼。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平湖寂寂水空流。

东湖共款竹多竿,妙果同登塔几盘。冲雨冲风总幽事,一谈一笑尽诗端。随人似我空为计,出语如君当不刊。派后江西有惊坐,封题并与略评看。

酋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期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郑老曾为前代官,江湖相见独饥寒。不道夜深霜露重,犹将玉笛倚阑干。

忆君去年来自越,值我传车催去阙。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今年得疾因酒作,一春不饮气弥劣。饥肠未惯饱甘脆,九虫寸白争为孽。一饱犹能致身患,宠禄岂无神所罚。乃知赋予分有涯,适分自然无夭阏。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萌芽不待杨柳动,探春马蹄常踏雪。

悠悠莫向文山去。要把襟裾牛马汝。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平生插架昌黎句。不似拾柴东野苦。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瞿鹆舞。

儿童拍手闹黄昏,应笑山公醉习园。纵使先生能一石,主人未肯独留髡。不肯惺惺骑马回,玉山知为玉人颓。紫云有语君知否,莫唤分司御史来。

北固江山自有余,不分清景到绳枢。凭君笔底真三昧,幻出云烟入坐隅。

灵之智兮,躍汉潜幽。欲前扰兮,无董兴刘。陈金石兮,佐侑牢羞。庶燕享兮,泽应民求。

人说马当波浪险,我经波浪似通衢。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龙神卫过湖。贪残官吏虔诚谒,毒害商人沥胆过。只怕马当山下水,不知平地有风波。九江连海一般深,未必船经庙下沈。头上苍苍没瞒处,不如平取一生心。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时君过听委平衡,粉署华灯到晓明。开卷固难窥浩汗,执衡空欲慕公平。机云笔舌临文健,沈宋章篇发咏清。自笑观光辉(下阙)

嫁与张京兆,新眉扫黛浓。不如伯鸾妇,长伴藁砧舂。

我爱山居好,轩窗傍水开。游鱼吹堕絮,閒鹤啄荒苔。有字人谁问,无租吏不来。寂寥门迳侧,数尺长蒿莱。

好事固难将力取,贤人须是著心求。浮生日月无多子,时过千休复万休。

九衢横鹜遍骖騑,晓日浮云万盖迷。借问东京朱伯厚,一车何苦日奔驰。

休分廛市与山间,静闹闲忙著眼看。静闹二途俱泯绝。如珠辘轳走金盘。

滹沱流水抱城斜,旌节重来鬓欲华。春雨一溪藏钓艇,秋风十里对荷花。铜符旧总山西将,铁骑还吹塞北笳。鱼蟹初肥稻粱熟,他时归向楚人夸。

篝灯驿吏唤人行,寥落星河向五更。马上谁惊千里梦,石头冈下小车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