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久雨言怀

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
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

作品评述

《次韵久雨言怀》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雨连绵浸透了甸圻,
层层云雾压低了城池。
沈淀的灰烬恐怕孕育了蛙声,
沉重的土壤深深防止蚁群逃漏堤。

躲避寒冷,竹窗上烘烤着炭火,
祈祷晴朗,琳馆中抵挡彩虹的旌旗。
我知晓你即将踏上千里之行,
早晚夕阳将再次照耀西方的霞光。

诗意和赏析:
《次韵久雨言怀》以描绘雨季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连绵雨水所带来的困扰和对晴朗天气的期盼之情。诗人通过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雨水为线索,描绘了雨水连绵不断,笼罩着整个城市。层云晦暧,城池被压得低沉,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诗中的“沈灰将恐蛙生灶”表达了雨水所带来的不便和困扰,雨水过多可能导致蛙声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诗人通过对冷天气的描绘,展示了对温暖阳光的渴望。竹窗上烘烤炭火,寻求一丝温暖,同时在琳馆中祈祷晴朗,期待能够抵挡住彩虹的干扰。这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祈盼和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行的告别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朋友的祝福。诗人表示自己明白朋友即将离开远行,但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希望朋友早晚能够看到美丽的夕阳照耀西方的景色。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对晴朗天气和友情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运用寓情于景、抒怀于物的手法,使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回味之感。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忧国鬓先雪,爱君心似丹。旌麾虽自适,怀抱未全宽。直道任三黜,故人怜一寒。濛阳毋久驻,旋复簉鵷鸾。

柴门任风开闭,茅屋尽日虚閒。站揍粗茶淡饭,报答流水青山。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世事真成风马牛,细思愈觉此生浮。旧交散後知心少,行路难来出户愁。气节陵夷谁独立,文章衰坏正横流。鲁中狂士今安有?泪尽朱云草满丘。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马登青壁瘦,人宿翠微闲。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行歌风月好,莫老锦城间。

我忆故人头更白,故人梦我眼犹青。重湖叠浪君知否,政似当年翻水经。

东坡老翁,有言莫酬。凉天佳月,即为中秋。

幕天席地做生涯,凡圣同居气象佳。拨过浮山供醉眼,斩新风月入诗怀。花间自舞三台鹤,竹外空歌两部蛙。不是道人多计较,是渠诸圣早安排。

夏树始繁密,条缕方且柔。左右覆吾庐,合如张碧油。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轩窗转炎日,清影为我留。蚊蚋亦取庇,闹若春雨稠。拂挥不停手,咀嚼胡尔雠。何当薰风来,一与扫荡收。吾将就高荫,濯足临寒流。

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才发名言,便成形段。月芦混处鸣鸥,天水连时没雁。而今对现十成,向道只得一半。

谿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天生神物非偶然,此龟不知今几年。世传一尾直百岁,计应生在晋魏前。长江不挂豫且网,得来佳处游林泉。穹然苍甲大如屋,欲负三山翔群仙。奇宫偶卦天地立,爻昼夐出大易先。惟昔宁王重为宝。閟藏欲永万世传。今兹此宝世莫识,但爱金字毛绿鲜。仰视朝阳俯引气,一闭千息常绵绵。

凝阴禀粹,照临八埏。丽天垂象,继日代明。一气资始,四时运行。灵祗昭昭,备物讶诚。

风雨溪山数宿,归来尽有佳晴。小疾何妨隐几,隔窗娇听莺声。

偶来冠盖里,愧是旧三公。自喜无兵术,轻裘上閟宫。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普淖既荐,苾芬孔时。神嗜而顾,有来燕娭。飨矣将入,载钦载祗。展诗以侑,益臻厥熙。

四贤同在两川时,不独民间斗察微。蜀魄血流啼亦少,巴猿肠断叫应稀。文君酒旨停红旆,神女云从慝绣衣。雪尽沉冤题尽景,齐看诏向十州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