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

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
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
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
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作品评述

《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是明代吕伯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山残照独回舟,
一片闲云任去留。
水屋风帘余晚兴,
雨花灯影共春愁。
从来养鹤山中住,
不学骑鲸海上游。
自此易知东浦路,
茅堂只在涧西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别离之后的心境和思绪。诗人独自乘船在半山的残照中归来,远眺天空中飘散的云彩,它们自由地来去。在水屋里,随着晚风轻拂,帘子轻摆,诗人的心情也被勾起。雨花和灯影交织在一起,共同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春天的忧愁。诗人平日里一直住在养鹤的山中,不学习骑鲸的冒险,而是安居在山间。从此刻开始,诗人明白了东浦的路,他茅堂的位置只在涧西的山头上。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物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半山残照和一片闲云都是自然景色的描绘,它们与诗人的心情相互映衬,表达了他的孤独和离别之情。水屋风帘和雨花灯影则通过物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思。诗人写道自己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表达了他安居山野、追求宁静的心态。最后两句诗,则揭示了诗人离别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感悟,他明白了东浦的路,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归宿就在涧西的茅堂。整首诗以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忧愁而恬静的氛围。

诗词推荐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三水中,四维下,上帝降子于辰马。先操鸡,后搏鸭。己年中,二龙见。一则藏身青木中,一则见形黑金东。

芳菲触目已萧然,独著金衣奉老仙。若占上春先秀发,千花百卉不成妍。

高郎客京华,好事有左顾。儒林丈人行,乃得曳裾处。亦知短褐底,蕴抱美无度。继今数公间,可但传新句。

競爽吾宗属俊翘,凌云辞气剩飘飘,十年缔思轻傖赋,一骨评风压楚谣。从玩书窗迷野马,长吟秋社续寒蜩。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手种花王五百窠,半来枯瘁半萌芽。东风未要都开了,每日教开三两花。

送客门初掩,收书室更虚。新篁高过瓦,凉月下临除。妇病才扶杖,儿馋或馈鱼。今朝吾已过,莫问夜何如。

朝日照北林。初花锦绣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

与世端如上濑船,还家稍办买山钱。松风吹断蓬瀛梦,诗酒淋漓送暮年。

天界宜春赏,禅门不掩关。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车马喧长路,烟云净远山。观空复观俗,皇鉴此中闲。

烛彩花光明似昼。罗帏夜出倾城秀。红锦纹茵双凤斗。看舞后。腰肢宛胜章台柳。眼尾春娇波态溜。金樽笑捧纤纤袖。一阵粉香吹散酒。更漏久。消魂独自归时候。

衰甚身如作茧蚕,经旬不省出茅庵。老僧遣信分茶串,隐士敲门致酒甔。看鹤松阴赏高洁,疏泉石罅得清甘。地偏心远无车马,赖有吾儿与剧谈。

无路是赵州,老将足机筹。关南并塞北,当下一时收。

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经岁无来信,还家是几时。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

白鸥盟在且归休,吾道非邪自白鸥。识字不供余子笑,能持赢得一生愁。寒花已共岁年晚,薄酒难禁烟雨秋。郭索解围功独隽,中书君拟内黄侯。

破腊春先到,微阴日易醺。鸟声犹寂寂,木意已欣欣。云起山分叠,风生水蹙纹。断肠何处笛,偏向醉中闻?

君不见马伏波,后车薏苡珠玑多。又不见章台秦璧非有疵,相如谬使秦人疑。匡章不孝通国非,世无孟子知者谁。惜君高材兼众美,完德从来速招毁。含沙怒欲阴中之,刚引泾流污清泚。轻云卷尽天日明,容光窍穴无潜形。刮磨玉莹冰雪凝,楚人谩费涂丹青。齐庭有鸟久不鸣,会须一举天衢

海客园林珠树木,水仙宾从玉簪裳。锦桃每用红丝楼,蜂采须成白蜜房。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