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梦鹤

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经岁无来信,还家是几时。
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
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

作品评述

诗词:《寄吴梦鹤》
朝代:宋代
作者:杜北山

怜君如泛梗,漂泊竟何之。
经岁无来信,还家是几时。
秋高鸿过少,地冷菊开迟。
屡夕寒灯下,秋吟只自知。

中文译文:
怜悯你如一片漂浮的浮萍,不知道你流落到了何处。
岁月流逝,没有一封来信,何时才能回家。
秋天高高的天空,只有几只雁飞过,地面上的寒意,菊花开得晚。
多次夜晚,在寒冷的灯光下,我独自吟唱秋意,只有我自己明白其中的情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北山写给吴梦鹤的寄托之作,表达了对吴梦鹤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怜君如泛梗”来比喻对吴梦鹤的怜悯之情,将其比作漂浮的浮萍,描绘出吴梦鹤的流离失所和无依无靠的状态。

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吴梦鹤长时间没有来信的愁苦。他感叹岁月的流逝,思念之情难以言表,渴望着吴梦鹤能尽快回家。

诗中的秋天景象进一步加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秋高气爽,鸿雁南飞,但是只有几只雁飞过,象征着寂寞和稀少的离别。地面上的菊花开得晚,寒意逼人,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心中的冷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夜晚寂寞的情景,寒冷的灯光下,他独自吟唱秋意,只有自己明白其中的情感。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自知之明,他对吴梦鹤的思念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倾诉。

整首诗以孤寂、离别和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吴梦鹤的流离和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中的秋天景象和夜晚的吟唱更加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心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自身的寂寞和无助的状态,深情而哀婉。

作者介绍

杜北山,与薛泳同时(《诗渊》册一页七○○)。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坎铅将匹配,离火好相逢。阴散何优劣,阳归自合同。消停方可信,辉华大道雄。

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勿称荒唐言,析理

杏花烧空红欲然,柳色亦复青可怜。胡为雨霰忽交作,已洗破衾还被绵。去冬梅时雪复雪,未省好看冰玉洁。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故知好雨当趣耕,快雨仍须作快晴。放渠花柳十分事,我欲浩荡郊原行。

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

道院中间沐发容,施来元自赞皇公。君能百拜香烟下,不怕丹琼路不通。

遗像犹能立懦夫,悬知生气摄萑苻。三郎阿堵知何用,只识营州阿荦奴。昏昏水气吐玄云,自是先生笔有神。不洗从来姿媚态,可怜北面卫夫人。

黄昏初入夜,漏促九天春。各自随缘意,悲欢旧亦新。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勿复论衔钩,去作瑞世珍。

彭泽西山天秘惜,渊明未敢发幽缄。始从石尉兼王尉,洗出前岩到后岩。也只暂时供步履,可能终老卸朝衫。应须却诵归来句,重把家园草自芟。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清议久不作,世无公是非。只因翻故纸,不觉蹈危机。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

迥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焚火醮星辰。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日长无奈清愁处,醉里来寻紫笑香。漫道闲人无一事,逢春也似蜜蜂忙。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曾见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惯随忧恨零今古,难惹英雄泣鬼神。费尽工夫伤老大,不如抖擞作新人。

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通。束芦挟瓮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

车马荒村夜,流萤水面多。野云停几席,江月引笙歌。樽湛淮南酒,池添道士鹅。白头惭受简,休问赋如何。

团栾枣熟官焙奇,浇我清秋雁鹜池。绝闻人说宋城令,真是南丰仆射儿。

浮图立处觅天低,迎我船行十里时。不是前山明复暗,那知头上白云移。

鹃啼花落春已非,秧老蚕眠雨初霁。牛衣梦觉山日高,风前犹是巢由世。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