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李之纯三首

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作品评述

忆李之纯三首

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中文译文:

回忆李之纯三首

在幼年时寻求真理,中年得到了伟大的人。
倾诉心事于他,将自己全心奉献给他。
在夜晚的灯火下谈论玄妙,在鸟鸣花开的春天中追逐胜利。
何时能够再次欢笑,我的胸膛即将迸发出尘埃。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王从之在幼年时寻求真理,中年时遇到了李之纯这个伟大的人物,并向他倾诉心事,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他。在夜晚的灯火下,他们探讨着玄妙的道理;在春天的花开鸟鸣中,他们追求胜利。然而,作者思索着何时能够再次欢笑,因为他内心的欲望和忧虑逐渐沉淀,胸膛中仿佛要迸发出尘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李之纯的仰慕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以幼年和中年为时间节点,突出了寻求真理和遇到李之纯这个重要人物的转折点。诗人倾诉胸中的想法和追求,映照出人一生中对于智慧、成就和欢乐的追求。最后两句“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既表达了作者对欢笑的期待,也显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浮躁。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传达了作者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唤起读者对人生追求和现实困境的思考。

诗词推荐

道本自然,但有为、头头是错。若一味谈空,如何摸索。无有双忘终不了,两边兼用遭缠缚。都不如、默默守其中,神逸乐。过去事,须忘却。未来事,休详度。这见在工夫,更休泥着。六欲不生三毒灭,一阳来复群阴剥。悟真空、抱本还元虚,为真觉。

云舒霞卷妆浓。倒影水天红。池转小台东。又一种、娟娟玉容。仙肌绰约,奇芳清远,浮动不晶宫。一笑对衰翁。好同赴、庐山社中。

平生忠节见临危,四纪三朝报主知。伊尹告归曾未果,子房强卧竟难支。朝廷首配严亲飨,卤簿新排送葬仪。泽在生民功社稷,尧文更揭墓前碑。

久怀宣殿浮山老,句满东南著老成。一笑忘言寻小隐,十年去国得双清。别来体力兼人健,喜甚诗书满意评。天子中兴求谠论,故应启沃慰平生。

竹屋芦门映短墙,夜深宜月晓宜霜。青山顾欠如相识,白水粘天似故乡。光景万端皆好句,肝肠百鍊见真刚。今君正与民同乐,安得清愁满腹装。

早曾兔苑传词赋,屈在桐乡勾簿书。薄宦交朋嗟绊骥,清贫人吏说悬鱼。二年领郡暌离久,一夕当樽鄙吝祛。苦恨秋风动行色,徘徊无计驻征车。

礼学无人发世蒙,正神流弊与妖同。既非气类相求者,岂解精诚妙感通。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老圃相传秋后菘,砖炉石铫一年冬。宁知迟种迟於我,又见南薰上番风。

文物衣冠尽入秦,六朝繁盛忽埃尘。自从淮水干枯后,不见王家更有人。

人无忽略,事贵丁宁。忽略近薄,丁宁近诚。

素怀绕列岫,乃家台山麓。人境两俱绝,事物济所欲。芳醪澈琖白,茗饮瀹溪绿。对客调玉轸,清风入梧竹。

何思何虑只寂然,由来心静类修禅。一去无多路□□,直启玄关叩洞天。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家里已无回日信,路边空有望乡牌。

盘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挟冰霜。直探宝藏珠盈掬,倒泻金茎露浣肠。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妙年早去吟薇药,莫共侬争寂寞乡。

桃李深酣日,池塘浅试春。霁晖摇远水,新暖软游人。生酒清无色,青梅脆有仁。烟锺能底急,催我入城闽。

谢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二子学迈俗,窥杜见牖窗。试斲郢人鼻,未免伤手创。蟹胥与竹萌,乃不美羊腔。自往见谢公,论诗得濠梁。世方尊两耳,未敢筑受降。丹穴凤凰羽,风林虎豹章。小谢有家法,闻此不听冰。相思北风恶,归雁落斜行。

东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钱唐。两贤刺史一隐士,春秋祠祀专烝尝。芙蓉杨柳鸥鹭傍,四时不绝炷瓣香。后来好事者不作,屋摧阶圮莓苔荒。钱唐城中十万户,自古无人兴书堂。一朝书堂突兀起,鸱吻大殿环修廊。其上高阁觚棱骧,其下丰碑镌琳琅。香山东坡和靖叟,三像野服无金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