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本元自性天真佛,一体无边含万物。
迷时只道有西天,悟来当甚乾萝卜。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颂证道歌·证道歌》

本源自然纯真佛,
一体无边含万物。
迷时只道有西天,
悟来当甚干萝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印肃所写,他是一位宋朝的佛教徒。诗歌表达了佛教的基本观念,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诗歌的开头,“本源自然纯真佛”,指的是所有生命的本源都是纯真无暇的佛性。这里的佛性不仅仅指佛教中的佛祖,更是指人们内在的悟性和慈悲心。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只需开悟就能领悟真理。

接着,“一体无边含万物”,表达了佛教中的无我观念,即万物皆为一体。在佛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然后,诗歌转向了人们在修行中的迷悟过程。“迷时只道有西天”,指的是众生在迷失时只相信西方的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佛教中是一种追求的目标,但这里提到的是迷时的信仰。

最后一句“悟来当甚干萝卜”,表示当人们觉悟之后会对迷时的追求感到荒谬。将干萝卜作为比喻,暗指人们开始逐渐看穿世俗生活的虚妄和空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真理观念,传达了开悟的消极和积极意义。它提醒人们在修行中要摆脱迷惑,追求心灵的觉悟和真实。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

知君胸次蔼春阳,与世多炎岂有凉。书室相迎黄卷积,羽人同坐白须长。此翁久客贫兼病,今岁奇寒雪更霜。一饷清谈百忧绝,故知退静胜奔忙。

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功名不遣斯人了,无奈和戎白面郎!

岩头风急树欹斜,溪畔渔樵十数家。老尽往来名利客,年年秋水映芦花。

爱仙无药住溪贫,脱却山衣事汉臣。夜半听鸡梳白发,天明走马入红尘。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鹤高飞避俗人。劳动先生远相示,别来弓箭不离身。

树影踏不醉,花香嗅却无。

幽花契幽禅,夷下难为情。想见狮子床,天女问净名。至味有不酿,大音本希声。相逢寸纸间,公案今见成。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长吟兮永叹。泪下兮沾衣。

夜程何处宿,山叠树层层。孤馆闲秋雨,空堂停曙灯。歌惭渔浦客,诗学雁门僧。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年华澹滟满皇州,时节凄凉限胜游。雨后石渠新水长,风前芸阁晚香愁。不堪高点梅花老,强倚千丝柳带柔。又是长安一百五,春阴漠漠未能休。

从来难辨是几微,谈者虽多觉者希。小隙便须防蚁穴,大寒何必泣牛衣。无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头即过机。莫道不才明主弃,也曾撄颔触天威。

为依炉峰住,境胜增道情。凉日暑不变,空门风自清。坐援香实近,转爱绿芜生。宗炳青霞士,如何知我名。

妙年失手未须恨,白璧深藏可自妍。短发我能今种种,晓妆他日看娟娟。千金市帚宁论价,万户分封信有年。清白传家有如此,归涂囊尽不留钱。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雨涨双溪水,风高五柳堂。论交成莫逆,抚事只堪伤。访雪无回櫂,面山空夕阳。乱莺穿绿树,谁复为传觞。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貍,窈窕周流。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谁与同游?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怅宓妃兮要眇难求。猿夜啾啾,风木萧萧,公子离忧。鸱夷后那个清闲,谁爱雨笠烟蓑,七里严湍?除却巢田,更无人到,颍水箕山。叹落日孤鸿往还,笑桃源洞口谁关?试问刘郎,几度花开

芜城西眺极苍流,漠漠春烟间曙楼。瓜步早潮吞建业,蒜山晴雪照扬州。隋家故事不能问,鹤在仙池期我游。

平生性僻爱吟诗,驱使风光如使儿。纵横妙用无凝滞,问著机缄自不知。

奥学传伊洛,平生尽此心。多闻推子贡,一唯妙曾参。知识皆文武,才猷冠古今。斯人苦斯疾,吾党恨尤深。

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