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舅氏元美先生二首

六郡良家三辅豪,千金鞍马百金刀。
也知侯印寻常事,不分秋来太白高。

作品评述

《少年行二首》是明代诗人曹子念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少年时代的豪华与荣耀,以及对侯印和太白高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六郡良家三辅豪,
千金鞍马百金刀。
也知侯印寻常事,
不分秋来太白高。

诗意:
这首诗词以豪华和荣耀为主题,描绘了少年时代的壮丽景象。诗人描述了生活在地位显赫的家族中的少年们,他们来自富饶的六郡之地,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拥有价值连城的鞍马和宝贵的刀剑,象征着他们的富贵和权势。

诗人提到“侯印”,指的是侯爵的印章,意味着高位和权威,表明这些少年们对权力和地位有所了解,他们知道侯爵的印章并非稀罕之物,而是平凡的事物。

“太白高”是指太白山,太白山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境界。诗人表达了对太白山的向往,暗示这些少年们有着追求高尚境界和理想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明代少年们的奢华生活和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人运用鲜明的对比,通过描述六郡良家、千金鞍马和百金刀等奢华的物品,突显了少年时代的荣耀和富贵。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运用了转折,表达了对侯印的平凡以及对太白高的向往。这种对比使诗词更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诗人在表现少年时代的豪华的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该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价值,而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富贵与高尚的对比,以及对侯印和太白高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理想和追求的思考和呼唤。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不忘初心,追求更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诗词推荐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

黄昏云齐雪意熟,二更雪急声簌簌。地炉对火得奇温,兔醢鱼鱐穷旨蓄。引杯且作槁面红,脱帽不管衰鬓秃。浩歌三终徐自和,藏书万卷方尽读。从来本不择死生,况复区区论祸福。雪晴著屐可登山,与子一放千里目。

孀娥灵药被论偷,碧海青天伴夜愁。归郭令威空化鹤,度关老子偶乘牛。广陵散在斜阳远,梁父吟成昨雨收。我亦云间旧鸡犬,与君相对击茶瓯。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生当为大丈夫,断羁罗,出泥涂。四散号呶,俶扰无隅。埋之深渊,飘然上浮。骑龙披青云,泛览游八区。经太山,绝大海,一长吁。西摩月镜,东弄日珠。上括天之门,直指帝所居。群仙来迎塞天衢,凤凰鸾鸟灿金舆。音声嘈嘈满太虚,旨饮食兮照庖厨。食之不饫饫不尽,使人不陋复不愚

楮冠布褐皂纱巾,曾忝西垣寓直人。此际暂披因假日,如今长着见闲身。濯缨未识三湘水,漉酒空经六里春。不为行香着朝服,贰车谁信旧词臣。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有

先生宴坐西湖曲,水上青山削寒玉。日光浮动山影来,酿作一壶春酒绿。

落景秋云晚不开,天寒古岸野船回。初惊波面微澜起,已觉风前细雨来。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白虹流光横太虚,蚌胎进出明月珠。紫瞳照席秋制电,渥洼突出苍龙驹。前年得子瘦如竹,失马未必不为福。今年得子燕颔丰,会看万里飞食肉。徐君发白颜且酡,晚而得子未足多。明年为君招取杜陵老,来作徐卿二子歌。

堪叹白莲吐秀。三车齐驾金牛。自然红艳覆山头。不在勤劳做就。全藉精光护?。丹成照耀神舟。西江月里看瀛洲。一派仙歌共奏。

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

君子亦有慕,不慕要路津;君子亦有耻,不耻贱与贫。风俗未唐虞,诗书非一秦。展转不能瞑,卧听鸡唱晨。

雨阵四五合,回风扫千军。举头映微月,满空行白云。烦歊一洗尽,危坐清夜分。读书意未已,悠然有余欣。

云冻窗棂香未残,月欹沙渚角声乾。相思千里梦初断,又是五更霜正寒。客路不知花代谢,家书只报竹平安。诗情却与山如旧,但做吾乡一等看。

东山蜡屣坏车轮,小草青知山外春。园柳鸣禽唤幽梦,惠连诗句更何人。

宋鼎沉炎海,叠山起信州。潜龙终见奋,惊鹤自难收。故作君平卜,真怀豫让忧。遗忠今尚在,常共大江流。

筋力追欢胜去年,不应吹帽愧华颠。壮心未折秋风里,笑口频开晚照边。学士带欺黄菊烂,侍臣绶夺紫萸鲜。自怜蹭蹬诸公后,一醉犹能赋此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