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门城望五首

萧条垂柳映枯荷,金碧楼空水鸟过。
略剩繁华犹好在,细看冷淡奈愁何。
遥知堤上游人少,渐觉城中空地多。
回首太平三百载,钱王纳土免干戈。

作品评述

《涌金门城望五首》是方回的作品,描绘了金门城内外景象,表达了对繁华的思考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涌金门城望五首

萧条垂柳映枯荷,金碧楼空水鸟过。
略剩繁华犹好在,细看冷淡奈愁何。
遥知堤上游人少,渐觉城中空地多。
回首太平三百载,钱王纳土免干戈。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金门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繁华兴盛与冷淡萧条的观察和感慨。诗中借助垂柳映照枯荷的形象,描绘了城市的凋零景象,金碧楼中空无一物,只有水鸟飞过。尽管繁华还略有残存,但细细观察,却感到冷冷清清,令人忧愁。诗中还提到堤上游人稀少,城中空地却逐渐增多,暗示着城市的衰败和人口减少。最后,回首太平盛世已经持续了三百年,钱王纳土使得国家免于战乱。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兴盛与衰落,折射出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通过描绘城市景象中的细节,作者表达了对繁华背后虚幻与脆弱的思考。垂柳映照枯荷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城市的凄凉和荒芜,金碧楼的空无也象征着富丽堂皇的表象下的空虚。诗人通过对城市的观察,寓意人们对物质繁华的追逐,以及这种繁华背后的虚幻和空洞。在城市的繁华与冷淡之间,诗人感到愁绪缠绕,思考着这样的变迁和无常。诗的最后提到太平盛世已经持续了三百年,钱王纳土使得国家免于战乱,这是对太平时期的回顾,也反映了历史的长河和变迁的无常。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城市变迁的观察,传达了作者对兴衰荣辱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城市景象的细腻刻画,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历经风雨的城市,感受到其中的凄凉和冷漠。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引发人们对繁华与衰落的思索。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处世为人,德重恩深,莫过二亲。始怀胎十月,三年乳哺,回乾就湿,多少辛勤。长大成人,心生五眼,外姓调唆各令门。谁省悟,似鸱枭**,报应因巡。休休枉恁劳神。更莫忘当初怀哺恩。念灵乌返报,寒猿避箭,诚心孝敬,何况为人。诸事不违,顺承颜色,饮膳寒温时用均。存终始,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一树梅花掩旧居,主人仙去客来疏。白头留得吟诗友,每见郎君勉读书。

一念萧萧不记年,皮肤脱落自远全。长天夜夜清如镜,万里无云孤月圆。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越舸将渡西陵时,腊雪欲作阴云垂。古岸潮回夜冰阁,冰上鲤鱼红尾髻。知君奉亲聊自得,穷冬涉险仍熙熙。县民但可观此意,休羡江边孝女碑。

苍苍天色是还非。视下应疑。亦若斯。统元气,覆无私。四时寒暑推移。物蕃滋。造化有谁知。严大报,反本始,礼重祀神祈。律管灰吹。黄宫动,阳来复,景长时。车陈法驾,仗列黄麾。帝心祗。紫霄霁,霜华薄,星烂明垂。祥烟起,纷敷浮衮冕,六变笙镛迭奏,一诚币玉交持。宫漏声迟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

贪泉何处是泉源,只在灵台一点间。必也心源元自有,此泉何必在江山。

群胡烧入雁门关,舆疾丁璋战独艰。可惜五千貔虎士,黄沙不见一人还。

已宅连延紫盖椒,寻山依旧不辞遥。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风外野云俱淡荡,雨余秋气亦萧条。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宗儒俎豆事,故吏

花绽花开事可惊,暂来浮世返蓬瀛。楚宫梦断云空在,洛浦神归月自明。香解返魂成浪语,胶能续断是虚名。音容寂寞春牢落,谁会楼中独立情。

愔愔坐岁晏,忽枉故人书。颇说清淮滨,卜筑有幽居。归兴浩满怀,端如果投狙。功名系遇合,不遇欲何如。

相彼嘉鱼,在汉之梁。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康。

残遗蜀石经,收聚十获五。勤搜兼巧遇,彼苍眷嗜古。流传阅百年,藏者可指数。踵观盛师儒,证辨析丝缕。鲰生安置喙,矘视屡起舞。尤幸邀天章,篆画出冲主。雄姿走螭龙,奥雅胎石鼓。刘侯为发箧,光气烂庭户。方将却魔魅,复旦万物睹。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