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将军临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
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

作品评述

《星》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蜀郡的灵槎一转,丰城的宝剑更新。将军来到北塞,天子进入西秦。尚未为国家出力,倒宁愿成为五老臣。今夜在颍川的曲水中,有谁能认识出色的人才?

诗意和赏析:
《星》诗中描绘了唐代时期朝廷的政治现状和作者对官场的观察与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蜀郡的灵槎一转,丰城的宝剑更新,是在形容政治时局的变动。灵槎和宝剑都是政治象征,蜀郡的灵槎一转意味着政治上的改变,丰城的宝剑新也暗示了政治家们的新变。

接着,将军临北塞,天子入西秦,描述了将军和天子的行动。将军临北塞表明边疆地区的重要性,而天子入西秦则展示出对西部边境的重视。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呈现了作者对官场的一种讽刺和思考。他表达了对官场中高位者野心勃勃而不顾国家民众的失望。未作三台辅,宁为五老臣,形容着愿意为国家出力但却没有机会的遗憾和追求。

最后,今宵颍川曲,谁识聚贤人,表面上是描写夜晚的景色,但实际上是对政治人才的寻觅与失望。诗意间透露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缺乏贤能之士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唐代政治为背景,通过对政治现状的描述和对贤能人才的追求和无奈的揭示,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泮水儒生急寸禄,白袍干人如立鹄。争注虫鱼股置锥,世外语言不到目。我嫌人醉还啜醨,常嗟心迹两相离。邂逅得君能我意,笔端聊复出新奇。爱君未冠少年郎,语出辄惊鵷鹭行。若不纷华替初志,事业他时未易量。今被青衫走尘土,满面春风归仕路。拄笏政可望西山,莫见輶轩腰伛偻。

溪中一片云,分作千林雨。惟闻溪流声,不见溪流处。

露入枫林叶未黄,风将花信到南阳。一年好处咏九日,四海几人雕寸肠。偶尔至今成故事,亦须随分击萸囊。陶生孟祖当时意,可但区区为一觞。

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眼挂骇傍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盛府兼名邑,荣归指故林。多年望乡泪,万里倚门心。江馆春寒薄,山程晚翠深。板与迎侍日,桃李正芳阴。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往者枉书并赐诗,蔼然高义见乎词。襄阳耆旧今余几,海内风流更属谁。早日有怀期见止,秋风于此得来思。顾虽愿被林宗识,却恐人非讵辱知。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五字推敲苦,君来尉所思。眼虽如旧识,心即要相知。屋冷云归早,窗深月过迟。过从无百步,清话绻论语。

鬓边今日白,腰下几时黄。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女墙官柳遍啼鸦,小阁临风卷幔斜。笑指孩儿桥下水,雨晴漂出满城花。

野兴引才子,独行幽径迟。云留下山处,鸟静出溪时。拙宦不忘隐,归休常在兹。知音倘相访,炊黍扫茅茨。

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

红旗照海压南荒,征入中台作侍郎。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阙致时康。

坏郭郊丘里,长桥烟浪间。幽花经雨润,独鸟受风还。春水围丛薄,晴云吐乱山。莫将吴越恨,添入二毛斑。

名园佳气霭非烟,冠佩朝宗似百川。五品并令陪宴射,四鍭端欲序宾贤。恩涵春意鱼翻藻,威入秋声雁落弦。竣事更容窥曲雅,宸章应陋柏梁篇。

故岁犹长新岁晚,东君破腊便回春。花枝稍稍暗红上,已觉轻寒不著人。

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梧叶先风落,草虫迎湿吟。簟凉扇恩薄,室静琴思深。且喜炎前别,安能怀寸阴。

仙翁何地不翱翔,底事三游只岳阳。不是朗吟飞过疾,洞庭张乐要迎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