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

名园佳气霭非烟,冠佩朝宗似百川。
五品并令陪宴射,四鍭端欲序宾贤。
恩涵春意鱼翻藻,威入秋声雁落弦。
竣事更容窥曲雅,宸章应陋柏梁篇。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
名园之气优美如雾烟,登上冠冕,犹如朝宗革新百川。五品之官同陪宴射,四马前来欢迎高贵的宾客。帝的恩宠和春的气息使鱼儿翻动着藻藻,皇帝的威严传入秋的声音中,雁从琴弦上落下。完成了盛宴之后,更容易品味到曲谱的雅致,皇帝赞誉的诏令将会像柏梁篇那样冠绝千古。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皇帝曾怀所作,描绘了一幅盛景图。诗人借玉津园的宴射之景,将皇帝的威仪和恩宠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国家的繁荣和皇权的威严。

赏析:诗人以优美的辞藻描绘了玉津园的景色和盛宴的盛况,使读者感受到了朝廷的繁荣和皇帝的威严。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春与秋、水与雁的对比,突出了景色的美丽和时光的流转。整首诗表达了皇帝的恩宠和威严,并表现出对美景和文化的欣赏和赞美。

诗词推荐

痴绝儿童不耐穷,搓酥缀蜡竞销鎔。如何见得真风度,须索天工岁一逢。

全真遗教契清宁,萧散无为养性灵。百岁萍蓬无定迹,一身土木已忘形。陈言不用参同契,祠法何须急律令。中有异人殊未测,倏然轻举上青冥。

有口只可饮醇酒,世事令人三日呕。有耳只可对诗翁,俗语令人三日聋。平生嗜酒耽佳句,此外自知无用处。东风吹我堕江边,岁晚知音罕相遇。诛茅盖头无少閒,数日不到诸君间。尘土眯眼须鬓斑,谁赋淮南大小山。怪底晴檐灵鹊噪,篮舆相寻谈绝倒。恨君无乃酒量窄,爱君岂独诗格老。

少年游嵩丘,登高吾独见。西游渡陇坂,脱屣古河县。削发俗网裂,绝味诸漏断。卧胁三十年,凝尘满羌簟。六月大地燋,炉中结冰霰。牛头实枬檀,降出九重殿。正就寂灭时,泉竭悲禽散。直从开元初,到今色不变。破屋闭真相,野鼠嗅香篆。时有碧眼人,酌乳供新献。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临泱漭兮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窅冥。怳欻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窅冥仙会兮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闻夫至诚必感兮巅,契颢气,养丹田,终仿像兮觏灵仙。

聊闻举著便承当,好肉无端已剜疮。著眼机轮上头看,方知两两不成双。

君不见孔家藏书屋,屋坏犹闻起丝竹。又不见郑家注书老,书带后来垂作草。如今王家万卷文字林,桃花一树春沈沈。花成一劳主人种,花落更同山客吟。从来春花重萼不缀实。此花可玩实可食。我拟天公出奇物,来寿主人并饷客。春前待花花下狂,春后待实林下尝。定知此桃不作寻常草木

庆门崇构已多时,五百年方是此期。树长琼枝生较晚,珠根骊颔得来迟。桓温贵骨天然别,韦相传经道不衰。衡岳维高湘水阔,共知长与福为基。

子知天分不人尤,岂若纷纷式屡骄。旧见已知霜叶脱,新知才似谷牙焦。

岁月如驰乌免飞。情怀著酒强支持。经年不见宫妆面,秾碧谁斟悲翠卮。江路晚,夕阳低。奚奴空负锦囊归。欲凭驿使传芳信,未放东风第一枝。

道流迹异人共惊,寄向画中观道情。如何万象自心出,而心澹然无所营。手援毫,足蹈节,披缣洒墨称丽绝。石文乱点急管催,云态徐挥慢歌发。乐纵酒酣狂更好,攒峰若雨纵横扫。尺波澶漫意无涯,片岭崚嶒势将倒。盻睐方知造境难,象忘神遇非笔端。昨日幽奇湖上见,今朝舒卷手中看。

吏隐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现宰官身。谁知西子湖边寺,重见东林社里人。堆案楞伽三昧胜,谈经优钵一花新。老来无复论诗乐,政欲相从寂寞滨。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石润非玉,水丽非金。大禹决而西泝,卞和泣而陆沈。

与虱都来不较多,zh挑筋斗太喽罗。忽然管著一篮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陷阵搴旗久冠军,两年为国守西门。枕戈常抱填膺愤,铸印方承系肘恩。汗马策功虽屡奏,寝蛟遗恨正须论。尺缄一介才经月,寂寞英声已九京。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修行事,谨推寻。无生无灭道相任。易晴空,识本心。明动静,定浮沉。玉婴常守满壶金。彩霞辉,散宝岑。

上智保冲淡,练气固形质。精神藏杳冥,独照出寂默。三气俱混同,求死不复得。其次崇真功,立言与立德。轩后御飞龙,旌幢焕晴碧。杨许奉丹书,凌空佐天职。董奉乘云舆,秦女跨文翼。茅山与荆山,遗踪宛如昔。旌阳与刘安,鸡犬翔真域。清虚王陵孙,巍巍膺九锡。云表鸣箫笳,仗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