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诗三首

扬帆平海波,系缆长江浦。
清眺倦水族,春心寄芳树。
风传女娲歌,朝送冯夷鼓。
行迹方滞淫,卜居问三楚。

作品评述

《舟行杂诗三首》是明代蔡汝楠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扬帆平海波,
系缆长江浦。
清眺倦水族,
春心寄芳树。

中文译文:
扬起帆,航行在平静的海浪上,
系缆在长江的港口。
清澈地眺望疲倦的水族,
春天的心情寄托在芳树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的情景。他抬起帆,船行在平静的海面上,系缆在长江的港口。他静静地观察着疲倦的水族,思绪却飘向了春天的芳树。诗人将自己的春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寄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他通过描绘舟行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和情感寄托。船行在平海波上,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平和安定;系缆在长江浦,意味着诗人与家乡的联系和依恋。诗人在航行的过程中,静静地观察着水中的生物,这种宁静的场景与他内心的春心相呼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首:
风传女娲歌,
朝送冯夷鼓。
行迹方滞淫,
卜居问三楚。

中文译文:
风传女娲的歌声,
早晨送别冯夷的鼓声。
行迹方滞淫溪畔,
卜问居所在三楚。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他听到了风传来的女娲的歌声,感受到了早晨送别冯夷的鼓声。诗人的行程似乎受到了某种阻滞,他在淫溪畔行走,卜问自己的居所是否在三楚地区。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所见所闻,展现出一种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的向往和思考。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造人类的女神,风传她的歌声可能象征着对神秘和历史的追求。冯夷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和音乐家,他的鼓声代表着壮丽和激情。诗人在行程中感到了某种困顿,他在思考自己的居所选择,是否应该在三楚地区,这也许是他对生活和归属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通过描绘航行和旅行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历史的思考。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诗词推荐

炎风逾月炽佗苍,稼穑如云已变黄。令尹为民躬血恳,神龙奋雨破骄阳。高低禾颖芃芃秀,垅亩风回细细香。自尔屡丰应课最,西成先可贺仓箱。

棋声特地,把十年心事,恍然惊觉。杨柳楼头歌舞地,长记一枝纤弱。破镜重圆,玉环犹在,鹦鹉言如昨。秦筝别後,知他几换弦索。谁念顾曲周郎,樽前重见,千种愁难著。犹胜玄都人去後,空怨残红零落。绿叶成阴,桃花结子,枉恨东风恶。盈盈泪眼,见人欲下还阁。

仰屋无穷事,甘心未遇时。雨花明燕羽,风叶堕蛛丝。农务从人说,光阴类箭移。早知霜白鬓,那免一生痴。

秋来张翰偶思鱸,满筯鲜红食有馀。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衲僧一拶,钵盂口阔。天下杨岐,望林止渴。

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壮士心。曾贺截云翻栅远,仍闻劚冻下营深。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

息驾江湖上,推移岁又残。雨添苔晖紫,霜染柏林丹。贫叹耕畴薄,狂依禁网宽。游山携一钵,到寺即开单。

一饱悬天不待求,几人乾白少年头。君看滚滚东流水,到海成渊始懒流。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众绿争齐敷夏荫,老红犹自驻春妆。间红浪绿俱休问,争似岩松一色苍。

刮鼓社,这刮鼓本是仙家乐。见个灵童,於中傻俏,自然能做作。长长把玉绳辉霍。金花一朵头边烁。便按定五方跳跃。早展起踏云脚。会戏谑。正洽真欢乐。显现玲珑,玎铛了了。遍体缨络。遂引下、满空鸾鹤。迎来接去同盘礴。共舞出、九光丹药。蓬莱路有期约。蓬莱路有期约。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空闺有思妇,清夜悲且哀。锦书为君寄,宝镜谁敢开。膏沐不复容,绿发栖浮埃。团团皎月辉,照彼单于台。驰心在万里,出户聊裴回。

芳姿香可人,刚道六郎似。谁谓前哲心,爱莲比君子。

雄檐杰槛跨峥嵘,席上风云指顾生。千里胜形归俎豆,七州和气入箫笙。人游晚岸朱楼远,鸟度晴空碧嶂横。今夜请看东越分,藩星应带少微明。

善行者不移双足,善入者不动双扉。清秋夜冷波心月,谁问安禅友亦稀。

韶頀充庭簉汉官,铺纾宏伟叹才难。高郎袖有如椽笔,却伴秋虫吊夜寒。

秦楚相望万里天,岂知今夕宿温泉。穿云漱月无穷恨,依旧潺湲古县前。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中秋皓月,隔霄光倍照尘寰。九龙喷香水,胜沈檀。白象珠明协瑞、尊者诞人间。世称生佛子、派接清原。

星屏已喜一樽俱,嗣启芳筵合郡符。袅袅细香生玉醴,颸颸凉吹度冰壶。锦纹眩旋明回雪,云影依微觅贯珠。乘醉言分当卜夜,火城璧月共通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