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衡山赠廖处士

未向漆园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
传家奕世无金玉,乐道经年有典坟。
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深云。
到头终为苍生起,休恋耕烟楚水濆。

作品评述

《过衡山赠廖处士》是唐代张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赠送廖处士为主题,诗人表达了对廖处士不求官职而专注修身养性的赞美之情。

诗中诗人赞扬廖处士不以官位为荣,而是致力于修身养性,未向漆园(指高官富贵之地)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征君。诗人认为廖处士之人为明代作征君是理所应当的,他的传家之道不因金玉而成,而是将乐道(指修道修身的道德修养之道)传承至今。

诗人通过描写廖处士送别时的情景,给予了诗词深刻的意境。诗中描述了一艘带着雨水的小舟横渡涧水,花景隔着船舷,幽僻的地方传来犬吠声,深云中隐约可见。这些情景为诗词增添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虽然修道之人不以耕烟楚水为乐,但最终还是要为苍生而奋起,放弃对尘世的执迷。诗人劝廖处士不要过于沉迷于修身生活,应该为了苍生的利益而奋发努力。

诗词推荐

投老深知万事难,骨骸熬暑又煎寒。暗量已觉穷无敌,退省犹须强自宽。稚子能吟青玉案,异人初付紫金丹。先生归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许细看。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欲向松间去,梅西竹坞穿。莫言吟兴在,风雪灞桥边。

我所思兮在燕京,欲往从之尘盈盈。青楼有女宛清扬,晨理机杼织未成。我欲赠之云锦屏,罗绮结成双凤形。怀之中夜步前楹,长歌宛转谁为听。思之不见心烦冥。

蝶遗粉翼轻难拾,鹤坠霜毛散未抟。

真铁牛儿,形容丑恶,性刚偏好争驰。人人皆有,那角解牵骑。种就黄芽满院,更须用、神水浇之。宫里,若无此兽,安得似婴儿。乾坤真动静,生成家活,总赖于伊。饥餐虎髓,渴饮水银池。夜半牵车进火,霞光迸、海底腾辉。牧童笑,华池宴罢,乘个月明归。

溪堂欢燕。惯捧玻璃盏。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催泪雨,湿西风,肠共危弦断。夕阳去路,五马旌旗乱。便是古都春,应醉恋、曲江池馆。须知别后,叠翠汶上楼阁倚阑情,青嶂晚,碧云深,日近长安远。

经纶一札急农功,骏发公私四海同。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乌犍纷乱烟云裹,布谷焦劳风雨中。陇中辍耕相贺处,年来隳突绝西东。

丈人笔力老波澜,平处犹能敌建安。暂为时清掌边角,却来夜直上金銮。怅侬三径归来引,翻作五溪行路难。邂逅一欣还别去,雪泥连日未全乾。

是身土木无知汉,忍痛声中一皱眉。好是南山射石虎,纵饶没羽亦徒为。

十月纳禾,民务藏盖。不有神休,民罔攸赖。孟冬之吉,礼生不昧。神降百祥,昭著蓍蔡。

花前月下会鸳鸯。分散两情伤。临行祝付真意,臂间皓齿留香。还更毒,又何妨。尽成疮。疮儿可後,痕儿见在,见後思量。

秋暄团扇尚堪携,病脚朝来健似飞。偶到溪头晴唤出,未穷山顶雨催归。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岁去年来尘土中,眼看变作白头翁。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花恼欲颠狂,兴浑在、秋千架畔。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藉草倒芳尊,衬香茵、落红千片。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