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玉板篆

上土巴灰除虚除,伊尹东北八九馀。
秦赵多应分五玉,丝竹木子世世居。
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难留如国如。

作品评述

《铜雀台玉板篆》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的内容没有直接透露,但通过一些隐晦的描述可以探索其诗意和赏析。

译文:
铜雀台上的玉板篆,清除了土巴灰的虚妄。
伊尹东北方八九余,指的是伊尹的坟墓在东北方向,已经有八九个秋天了。
秦赵的土地应该分割成五块玉器,暗指国家的分割。
丝竹木子代代相传,意味着乐器和音乐承袭至今。
只需看看六六百中外,世主难以留住国家。
这首诗词暗示了一个国家的衰落和统治者的无能。

诗意:
《铜雀台玉板篆》通过隐晦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国家的衰落和统治者的无能。诗中提到了清除虚妄和分割土地的意象,暗示国家内部的混乱和分裂。同时,提到了伊尹的坟墓和丝竹木子的代代相传,传达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最后,诗中让人感叹世主无法留住国家,揭示了统治者的无能和国家的衰败。

赏析:
《铜雀台玉板篆》以隐晦的方式揭示了一个国家的衰落和统治者的无能。这首诗词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和隐喻手法,通过对土地、历史和文化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诗中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事件或人物,而是通过暗示和隐喻,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思考和联想。这种诗意的模糊性给予了读者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感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深度。

《铜雀台玉板篆》以其含蓄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词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感情或描绘景物的诗词,而是通过隐喻和象征,探索了更深层次的主题。读者通过细致品味和思考,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这种深入思考的特点是唐代诗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其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所在。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对朔风时。只夸砌下留残雪,不看檐间斗柄垂。

独坐东南见晓星,白云微透泬寥清。磷磷甃石堪僧坐,一叶梧桐落半庭。

玉阶秋感,年华暗去。掩深宫、团扇无绪。记得当时,自翦下、机中轻素。点丹青、画成秦女。凉襟犹在,朱弦未改,忍霜纨、飘零何处。自古悲凉,是情事、轻如云雨。倚么弦、恨长难诉。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飞泉山脚水盈盈,溪会亭前就榜名。驻目合流寻异派,爽心临眺胜登瀛。游人暗认仙原景,清耳微传玉佩声。依约白莲当日事,社中贤令有渊明。

马令园中本,移来村墅中。太官令却献,黄帕不来封。

可堪添客恨。泉声长带佩声寒。野径萦回路百盘。

山路暗松筱,幽禽语前後。上言劝提壶,下言劝酤酒。但取醒复醉,莫问升与斗。人生朝菌荣,绿发可无负。

魏宫怅望杨花去,汉掖齐歌赤凤来。淫蛊到头成底事,荒田野草但堪哀。

做得因缘不久长。惊风枝上偶成双。归来魂梦带幽香。灯下揉花春去早,竹间影月索归忙。十年前事费思量。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粟泉竭泽剥床肤,券封如山泄尾闾。埒国贾胡成小贩,专城太守甚癯儒。

伍子行师日,秦皇驻辇辰。英雄无处所,楼阁自天神。白鸟晴沙远,云山锦树新。谁知千载后,凄恻吊斯人。

杏梁初照日,碧玉后堂开。忆事临妆笑,春娇满镜台。含声歌扇举,顾影舞腰回。别有佳期处,青楼客夜来。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梧桐声脱秋声起,迢迢秋色澹如水。天上佳期玉露中,人闲良夜金波里。此时汉使向河源,此夕乘槎犯斗垣。但惊城舍严官府,那识天孙遇河鼓。云阶月地难久留,飘然枯木复乘流。归来不问成都卜,肯信身亲见女牛。从此人疑有天路,俱言河汉清可度。帝子英灵空有人,千秋别泪自沾巾。

清露下林塘,波光净如洗。中有弄珠人,盈盈隔秋水。

瓜步山头庙,堂因魏武兴。亡归从赤壁,事去忆西陵。军井藏云杪,林根拥石棱。微风认江水,细甲几千层。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东州逢腊雪,却忆竟陵梅。客路人方远,天涯雁欲回。遥怜檐外白,还点砌边苔。久是无人过,谁知照酒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