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山园牡丹有感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作品评述

《赏山园牡丹有感》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雒阳牡丹面径尺,
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
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
目所未见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
安得尺箠驱群胡!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陆游对山园中牡丹花的赞颂之作。他描述了雒阳和鄜畤两地的牡丹花,称其面径达到一尺,高度超过一丈。他感叹世间很少有物品能与牡丹相媲美,遗憾的是自己身居东吴地区,无法常常欣赏到这种美丽的花朵。他还批评了俗人的眼光狭隘,只有亲眼目睹过的事物才被认可,否则就被认为不存在。他提到周汉故都(指洛阳)也并不遥远,为何不能引进这些美丽的牡丹花来驱逐胡人(指北方游牧民族)。

赏析:
陆游以他独特的视角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将其描述得十分生动。他通过对牡丹花的尺寸描绘,突出了其壮丽和华贵的特点。他对牡丹花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的"恨我总角东吴居"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地理位置的遗憾,因为他无法亲眼欣赏到雒阳和鄜畤的牡丹花。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和对命运的抱怨。

诗中的"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见辄谓无"抨击了那些对事物缺乏开放和广阔视野的人。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对未曾经历过的事物抱有偏见和怀疑。作者呼吁他们要拓宽眼界,不要用狭隘的观念限制了对美的认知和欣赏。

最后两句"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能传入东吴地区的期望。他提到周汉故都(洛阳)并不遥远,希望能引进牡丹花来装点家园,同时也有一种驱逐北方游牧民族的意味。这里的"尺箠"指的是牡丹花,意味着用牡丹花来抵挡胡人的侵袭,寓意着对华夏文化的自豪和坚守。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身处境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不满。它展现了陆游独特的感慨与抱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社注关怀。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城市居无分,山林住有缘。语惭甘似荠,道贵直如弦。兀兀吟终日,羸羸病过年。静招湖畔鹤,闲泛雪中船。散闷虽无酒,怡情喜有禅。鬓根霜任点,心迹火休然。冷淡将谁合,消摇且自怜。闲来窗下坐,试笔偶成篇。

玲珑岩窍高倚空,雾霭山巅气郁葱。征途倍喜憩美荫,石室况乃来清风。屈曲两门最虚敞,不斤不斧谁施工。眼高城郭喧嚣外,诗在烟云缥缈中。我来情思良不恶,尽洗朱墨尘埃胸。惜哉距城稍辽邈,归鞭未著心冲冲。天开地辟此岩峒,山谷品题名始穹。安能广作万间屋,震凌风雨皆帡幪。

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阅世真旋磨,重诗老斲轮。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昔日文君,千言成诵,不识如今记得无。新来也,喜都将分付,一颗骊珠。 向来田赋蠲输。散多少、春风巴与渝。算公家粗了,莼鲈而已,何妨西子,白发江湖。印铸黄金,时来须佩,毕竟人生万卷书。离情

文献承家大,规模与世公。典刑身任重,权度我时中。六合清游气,诸儒辅翼功。生贤竟何意,霜雹陨春风。

名山隔风雨,几度梦空驰。谷口重来路,云根旧别时。玄门尊老宿,白发长婴儿。欲问还丹事,林深鹤已知。

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想得俗流应大笑,不知年老识便宜。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驰馹数千里,朝天十二楼。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杜鹃只管催归去。知渠教我归何处。故国泪生痕。那堪枕上闻。严装吾已具。泛宅吴中路。弭棹唤东邻。江东日暮云。

绝世人从绝域还,丹青妙手肯长闲。江南劫后无堪画,一片伤心写剩山。

草草重阳节,黄花惜未开。故人犹有酒,行客且衔杯。日落蛩声苦,云低雁影来。南山足佳气,独立意徘徊。

园林静。萧索景。寒梅漏泄东君信。探春回。探春回。四时却被,伊家苦相催。江村畔。开烂熳。看看又近年光晚。绽芬芳。喷清香。寿阳宫里,爱学靓梳妆。夭桃红杏夸颜色。争似情怀雪中拆。冒严寒。冒严寒。游蜂戏蝶,莫作等闲看。故人别後知何处。春色岭头逢驿使。赠新诗。折高枝

玉作车辕蒲作轮,当初不起颍阳人。一家总入嵩山去,天子何因得谏臣。

万法都卢归一法,一法不知何所归。肚饥买个油糍吃,吃了油糍肚不饥。

相伴青灯坐矮窗,老来计拙负年光。画灰有句羞才短,就枕无眠畏夜长。世路难跻缘峻嶮,人情易见为炎凉。知心却藉风和月,时度梅花一线香。

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缅想旧欢多少事,转添春思难平。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深院空闻燕语,满园闲落花轻。一片相思休不得,忍教长日愁生。谁见夕阳孤梦,觉来无限伤情。无语残妆澹薄,含羞亸袂轻盈。几度香闺眠过晓,绮窗疏日微明。云母帐中偷惜,水精枕上初惊笑

月作金微风作弦,清音不在指端传。有时弹罢无生曲,露滴松梢鹤未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