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投仙姑寺

雨中投古刹,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

作品评述

《雨中投仙姑寺》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先芳。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中投仙姑寺,
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
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
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
泠泠清梵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中寻找寺庙的情景。诗人来到了一座名为"仙姑寺"的古刹,此刻江岸上行人寥寥。他骑在马上等待在松树林小径上的僧人,向他询问寺庙的名字。诗中提到,古碑已经被火烧毁,寺庙荒废,周围的草地逐渐长满了秋天的荒草。然而,唯独枫树林中传来清澈悠扬的佛教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雨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荒废的寺庙和僧侣的缺席来表达一种寂静和孤寂的氛围。古碑经历了火灾的摧毁,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物质的脆弱。与此同时,诗人通过"枫林树"和"清梵声"这两个形象,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寄托信仰的精神存在。枫林树的存在以及佛教音乐的传来,给诗中的寺庙带来一丝悠远和宁静的氛围。这种对于宁静和精神寄托的追求,可以看作是诗人对生活中喧嚣和浮躁的反思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雨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寺庙的废墟和僧侣缺席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荒凉和寂静的氛围。然而,通过枫树林中的存在和佛教音乐的传来,诗人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和寄托信仰的追求。这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通过对寺庙和精神存在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对宁静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诗词推荐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更有人如玉。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故人未至,座中仍对梅福。

当年许与有谁知,人忽邱陵我独悲。逊国曩时犹易耳,不应留剑使心欺。

雨歇澹春晓,云气山腰流。高崖落绛叶,恍如人世秋。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溪急竹阴动,谷虚禽响幽。同行得快士,胜处频淹留。乘除了身世,未恨落房州。

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慕德声逾感,怀人意自深。泠泠传妙手,摵摵振空林。促调清风至,操弦白日沈。曲终情不尽,千古仰知音。

蠲我饎餴,洁我膋芗。有豆孔硕,为羞既臧。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鞍马临岐路,龙钟对别离。寄书胡太守,请与故人知。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俯首就佔毕,又患学不至。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计资不量材,抱椠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雨足陂塘溢,庭空草树荒。衰年愁客路,野寺憩衣囊。蛙吹喧孤枕,蚊雷动四廊。青灯照无寐,寂寞数更长。

儒党凋零类月残,兴言及此最情关。杯觞固可随宜醉,主宰何尝有暂闲。行健要将乾作马,登高须识艮为山。莫教尽日劳舟楫,只在当初相见湾。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催拍大梅歌。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青琐春间漏点迟,博山香暖翠烟微。隔帘谁撼金铃响,知是花间燕子归。

整整复斜斜,翩如风际鸦。书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未办仓盛笔,宁能锥画沙?老夫端可媿,头白不名家。

地席贤王宠,官分右掖司。文华天所赋,政事吏为师。始见良言进,俄惊哲士萎。平生公辅业,所赖圣明知。

江行安可食无鱼,问着笭箵总道虚。底事官船渠不卖,从来污吏喜侵渔。

圆如写月洁如霜,素手轻摇玉体凉。报道明朝秋节至,嫣妤无复望专房。

公曾数载潮阳掾,笔力怪来韩与苏。璧上庙碑当乞我,庶求涓滴润焦枯。

湖边小筑扁临清,眼力高人巧思营。再世规模为日久,一区光景得天成。儿孙受用功名外,朋友过从水□情。我亦要投潇洒约,恨无鹤骨驾云轻。

朅来雪矼头,眼随林麓转。意定众境生,一笑前峰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