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县丞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

作品评述

《挽李县丞》是宋代文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承云龛的文脉,儒雅的气味转为甜美。
有位官员说我晚来,但三邑的政务毫不惭愧。
我身体健康何必早归,我孤身贤道充盈参与。
渊明生于自己的祭祀之中,我含泪聆听着美好的谈论。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李县丞的悼念和敬意。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李县丞的交往和对李县丞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思念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融入了士人的风范和儒雅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李县丞的描述和自身感慨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词中的"云龛"指代文脉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承继。"儒酸味转甘"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李县丞的敬仰和对他品德的赞美。"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表达了李县丞在官场上的才干和为政的能力,诗人对他的评价充满了敬佩之情。"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表明诗人自己在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方面都非常出色,也暗示了诗人对李县丞早逝的遗憾之情。"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一句,通过对渊明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李县丞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生前聪明才智的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了对李县丞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李县丞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重逢何世?剩深夜、秉烛翻疑梦寐。掩扇歌残,吹香酒酽,无奈旧狂难理。听尽杜鹃秋雨,忍问乡关归计。曲阑外,甚斜阳依旧,江山如此。  扶醉。凝望久,寸水千岑,尽是伤心地。画毂追春,繁花酝梦,京国古欢犹记。更愁谢堂双燕,忘了天涯芳字。正凄黯,又寒烟催暝,暮笳声起。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行行便濯缨。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云屏不动掩孤嚬,西楼一夜风筝急。欲织相思花寄远,终日相思却相怨。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金鱼锁断红桂春,古时尘满鸳鸯茵。堪悲小苑作长道,玉树未怜亡国人。瑶琴愔愔藏楚弄,越罗冷薄金泥重。帘钩鹦鹉夜惊霜,唤起南云绕云梦。

团扇光阴有一年,楚骚心事忽凄然。风高碧落无穷雁,日暮青山欲断蝉。老去极思顽似石,古来元忌直如弦。吾庐咫尺金沙地,聊与僧伽话夙缘。

王孙还是负佳期,玉马追游日渐西。独上郊原人不见,鹧鸪飞过落花溪。

夜来酒醒四更过,渐觉衾裯冷气多。踏雪敲门双敕使,传言太子送天鹅。

似觉晴光稍不同,天成奇句与衰翁。雪滋死草芽先绿,冰浴新鹅掌倍红。荏苒客途惊岁暮,凄凉家事忆江东。小长桥畔谁知许,一棹孤舟万籁风。

南北飞山雪,万片寄相思。东西曲流水,千声泻别离。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翻羡家林赏,世人那得知。

暗掷龙文,寻盟鸾镜。龟儿不似青蚨准。花房羞化彩娥飞,银桥密递仙娥信。锦屋琼楼,薄情飘性。碧云望断红轮暝。珠帘立尽海棠阴,待温

操似青松洁似{上艹下宾},颂言忠信匪为嚚。水分银汉浸江浙,城拥天台控粤闽。人向少时宜娓娓,德于进处更兟兟。聊翁闻有侯鲭味,昨夜宵人已目瞤。

向公心切向财疏,淮上休官洛下居。三郡政能从独步,十年生计复何如。使君滩上久分手,别驾渡头先得书。且喜平安又相见,其馀外事尽空虚。

人生期满百,有兴且追游。白发来非约,青春去莫留。兔乌双转毂,今古一凭楼。莫问穷通事,从今付分休。

维此十月,岁聿云暮。惟月之良,是谓盈数。阴极于坎,阳比于子。阴阳消长,否泰攸寓。亶生哲人,盛世基柱。文章机略,册府武库。承明厌居,雄藩外护。吏畏民爱,颂声载路。维此十月,稼穑孔实。黍稷稻梁,糜芑秠秬。取陈食农,遗秉伊妇。室家胥庆,小大餍饫。我公之德,穑宝是

稍喜佩铜鱼,邅回四纪馀。早无人料理,晚有鬼揶揄。把酒言犹在,凝香梦竟虚。斯人止如此,恐坐太清臞。

强把州麾楚水东,星轺临按偶相逢。平居已是同闾里,岁晚还来托部封。千里江山多契阔,一樽风月且从容。我将投绂林泉去,拭目公归侍九重。

一代文章手,官如水样清。三军皆饱德,诸将共谈兵。铁甕横天立,金山压浪平。北人向南望,□□月分明。

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一心天不夜,千里用长秋。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病为世上真良药,佛是人间大道师。十八师兄齐饱后,却言无病可医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